在智能手機、旅游及相關服務、網絡餐飲、網絡約車等消費領域投訴量激增的帶動下,上海今年一季度的消費投訴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7.3%。上海市消保委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市各級消保委今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37792件,其中,旅游及相關服務的投訴量最多,占總量的10.7%,快遞服務占6.3%,家用電器和智能手機分別占6.1%和5.5%。
新興網絡消費投訴量多
一季度,一些投訴量快速增長的消費領域值得關注。如智能手機的投訴增長率高達71%,今年僅過去3個月,投訴量就已突破2000件,投訴主要涉及異常關機、突發自燃、賬號被盜、售后服務等問題。去年年底,一些型號的蘋果手機曾陷入“自動關機門”,還有消費者反映蘋果手機發生自燃,為此,中消協和上海市消保委多次致函或約談蘋果公司,蘋果公司也給出了解決方案。但從今年一季度來看,智能手機投訴量并沒有明顯下降。
新興網絡消費的投訴量漲勢更盛。一季度,互聯網食品和餐飲的消費投訴有近千起,占總量2.5%,主要問題集中在食品源頭信息不明確、網購平臺拒擔責、事后責任難認定、賠償標準無依據等,反映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不完善、網購平臺前置監管責任主體地位不明確、相應責任追究和賠償制度較落后、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和懲罰力度不夠。
共享單車退費不暢被詬病
一季度,城市公共交通類投訴量達1204件,也是該領域以前難得一見的“爆發式增長”。究其原因,主要是網絡約車、共享單車等網絡服務的業務量擴張迅猛,疏忽了不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相關投訴中,近九成反映的是售后客服無人響應、扣費不正常。此外,押金退款不順暢、保險保障不明示,也是投訴的集中點。
3月,市消保委公布的一項消費體察結果顯示,“充值較順利,退費卻不暢”最為消費者詬病。市消保委表示,許多共享單車平臺在如何處理充值余額這一問題上語焉不詳,例如摩拜單車,消費者充值車費后,車費余額用于支付用車訂單,不設失效期,不能轉移、轉贈,但并未明確余額是否可退;享騎出行表示,充值后的賬戶余額只可作為用車車費,不可轉移,也未明確退款規則。截至3月6日,市消保委已接到有關共享單車的投訴463起。(記者 陳璽撼)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