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衡水2月23日消息(記者馬順 李明澤 王美中)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小區停車位本就緊張,卻有一些車常年停在車位上,落滿灰塵甚至車胎都沒氣了,就是不挪窩。由于這些車常年閑置在車庫或者路面上無人問津而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僵尸車”。
相信不少人都見過“僵尸車”,不少老街道更是因為這些“攔路虎”的出現使本身不寬的街道變得更加擁擠。僵尸車為何頻現?長期閑置的車輛除了影響市容會不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安全隱患?
在衡水市寶云街和永興路交叉口,一輛滿身塵土的黑色轎車停在路邊,四個輪胎都癟了,車里更是一片狼藉,要命的是車旁邊就是一個消防栓。附近張大爺每次出門遛彎,一看見這輛“僵尸車”氣就不打一處來。“影響人們行走,走路都不方便了,長時間停在這,走這便道怎么走啊,影響老人。”張大爺說。
從22日起,衡水警方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20天的“僵尸車”清理行動。集中清理,市民叫好,但警方表示,處理這些“僵尸車”并非交警一家之事。比如,小區內就不屬于交警的執法范圍。衡水交警大隊秩序大隊大隊長李立明稱,建議小區的物業部門和當地轄區派出所進行溝通,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會更好。因為小區從法律上講沒有明確規定。
有些市民疑惑,是不是長期停放的道路邊上的車輛都屬于僵尸車呢?警方給出了解釋。“實際在道路上,在停車位上,從法律上講,在停車位上停放沒有時間限制。但是,經過群眾舉報我們發現,一旦它長期不動,我們看看采取一些比對核實的方式,車輛來源、是不是報廢車,有針對性的進行查處。”
交警表示,“僵尸車”產生原因很多,執法主體和處理方式都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有的車主買了新車以后,舊車放在那長期不動了,或者違章特別多,車主欠了債,有的犯了罪,或者其他的原因,找不到人。
記者跟隨警方集中清理出40多輛“僵尸車”,這些車輛有7成以上都屬于脫保、未檢或是違章太多的車輛,超過50%的車輛屬于達到年限的報廢車。接下來,警方將對長期在道路停車泊位以外區域停放的、影響交通的“僵尸車”進行細致核對,對能夠查找到車主的及時通知車主挪移,無法查找的將依法拖離。“將來我們對社會發布公示,發布公示以后,如果車輛確實達到報廢年限的,我們采取集中報廢的手段,對它強制報廢。”交警稱。
目前,衡水當地機動車保有量有10萬輛,其中市區占到6成以上,如此巨大基數,意味著近幾年還會有數量眾多的舊車將要被淘汰。“僵尸車”究竟該去哪兒?交警部門提醒,“僵尸車”的車主應該盡快到交警部門接受處理,逾期不處理的,這些車將被視為無主車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屆時將發布招領公告,自發布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對無涉案嫌疑的車輛將依法收歸國有。
此外,北京、哈爾濱、重慶等地都曾飽受“僵尸車”扎推占道、失火引燃臨近車輛的問題,這已經不只是影響環境、影響出行這么簡單了。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根據“僵尸車”所停位置的不同,涉及的治理部門也不同。對于有關授權物業管理部門來說,不確定車主的“僵尸車”不敢輕易拖走,車主交了管理費就有權停車;對于交警部門來說,不管“僵尸車”是否年審還是報廢,按照規定只要不上路,就無權處置。
此外,目前我國僵尸車的治理還面臨著“法未授權不可為”的尷尬,有效治理“僵尸車”的法律法規較為模糊,監管及執法等方面都存在盲區。
但治理難不能不治理,其實不妨借鑒一下國外的一些經驗。例如。在美國拖車公司被予以法律授權,替代了警察、物業的角色,由其來負責解決拖車、停放、收取費用。物管公司、房東、居民一經發現“僵尸車”,就可以打電話給拖車公司,講明事件原因、地點,拖車公司會立即“上門服務”。
縱觀國外的經驗,我們不難看出,完善的法律體系、個人征信體系、高效的處理機制與服務鏈條形成了一劑有效的良方。希望有朝一日我國各個部門也能通過多部門聯動還城市以美貌,徹底鏟除“僵尸車”的病根。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