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地鐵8號線三期木樨園橋南站已完成主體結構及下穿10號線、涼水河等重要節點的施工。 本報記者 孫戉攝
本報記者 曹政
從南鑼鼓巷到前門、與地鐵1號線十字交匯,“地鐵中軸線”——8號線里最困難的一段地鐵終于要開建了。
雖然同屬8號線三期,甚至三期南段已有不少車站都已經封頂,但是王府井地區的兩座車站因為施工難度太大而一直未能開工建設。而經過各方協調努力,以及優化施工方案,王府井地區這一段縱向地鐵線已基本敲定今年開工,開通后,王府井地區在1號線基礎上再增加南北走向的地鐵,特別是南城沿線市民可以一路直達。
王府井將添南北走向地鐵
即使是暗挖車站,也需要給豎井留出來一部分場地;寸土寸金的地方,甚至連解決地下水問題的降水井都難以安置;周邊大量的文物需要保護,還得有十足的技術把握;再加上老城區地下錯綜復雜的管線,都讓8號線三期王府井地區一段困難重重。
此前,每每提及王府井和王府井北站,主管8號線三期的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一中心書記劉鑫都頻頻搖頭、眉頭緊皺。攤開規劃圖紙,被稱為“地鐵中軸線”的8號線已經打通到南鑼鼓巷。其實,8號線三期最初只列入北京地鐵的遠期規劃中,2012年,為了緩解南城的交通擁堵,這條線提上日程準備開建。
規劃顯示,8號線三期在王府井地區分別設置王府井北和王府井站,其中王府井站可以實現與1號線的換乘。去年,8號線三期頻頻傳來多個車站封頂的消息,甚至隧道盾構機已經開挖,但王府井地區的這兩座車站卻一直沒有動靜。
“經過多方協調,目前基本解決了施工場地的難題,已經開始圍擋,王府井站和王府井北站計劃在今年正式開工。”劉鑫說,與此同時,兩座車站還需要結合王府井地區的地下開發計劃,目前車站的設計方案已經完成,也確定王府井標段將進行獨立施工,預留出空間,現在兩個標段已經開始圍擋,有望在今年進入實質性施工。
這兩站一旦開工,8號線三期及南延也就實現了全面開工。而在施工過程,會專門使用更高的技術,保護文物區和老城區。
三期多座車站施工“水上漂”
8號線三期及南延共設16座車站,縱向穿越了王府井、前門、木樨園、永定門、大紅門等多個人群密集的居住和商業地區;而在地下,8號線三期遇到的困難也不只王府井一處。
木樨園橋南,地下30米、直徑6米的隧道已經能看出大致的模樣。百米開外,就是涼水河。打通這左右兩條隧道,就得兩次下穿河水;再往南,是地鐵10號線的東西向隧道,下穿時,8號線隧道的頂板與10號線隧道底板只有兩米的距離。
永定門外,這一帶豐沛的地下水讓施工猶如“水上漂”。按照之前的測算,這一帶的地下水水位線在19.64米位置,而對于地下四層結構、34米深的車站而言,等于有將近一半的車站結構都是泡在水下。關于8號線永定門外站的建設方案幾度調整,最終確定采用南京過長江隧道中采用的“水下開挖”法,這在全國地鐵建設中尚處首例。
前門商業步行街附近,是與2號線換乘的前門站,要面對上跨地下直徑線和2號線的特級風險,還要防止土層擾動對地面交通和鐵道博物館老建筑的破壞。在周邊市規劃展覽館、鐵道博物館、前門天街商業樓的擠壓下,前門站的施工空間格外局促,車站結構也被迫縮短至150米,不得不設計成地下四層的罕見布局以容納車站設備。
劉鑫向記者透露了8號線三期的進度表:截至目前,8號線三期已有5座車站完成結構封頂,兩臺盾構機中的一臺已經完成單線貫通,整條線的土建工程已完成50%。
2017年力爭分段運營
由于王府井兩站及區間開工較晚、難度較大,也影響了地鐵8號線全線貫通的時間。因此,8號線未來會先南北分段運營,再全線貫通。
按照初步方案,力爭在2017年分段運營。分段運營后的8號線,北段還維持目前的朱辛莊站到南鑼鼓巷站,南邊是從珠市口站到瀛海站。
8號線三期14座車站將有一半實現換乘,其中可以在王府井站換乘1號線,在前門站換乘2號線,在珠市口站換乘7號線,在永定門外站換乘14號線和規劃中的11號線,在大紅門站換乘10號線。而在去年年底,8號線三期又南延兩站,一路直達南五環。
記者了解到,王府井地區兩座車站及區間至少還需要3到4年的時間,因此8號線全線貫通還需一段時日,目前尚未確定最終的時間。
未來,地鐵8號線三期及南延工程連通后,將與一期、二期形成聯通南北五環、全長近50公里、貫穿南北中軸線的大運量軌道交通,成為本市南北中軸線上的快速交通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