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五區公布疏解“任務單”
常務副市長李士祥為非首都功能疏解劃重點 要求今年要見明顯變化
(記者孫穎)昨天上午,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帶隊前往豐臺區大紅門地區檢查非首都功能疏解。李士祥表示,去年北京研究的疏解主要是具體項目,而今年則將轉變方式,重點抓好區域聯動,并給豐臺、東城、西城、朝陽和海淀5個區“劃”出了重點研究的區域。
“連線”確定京臺高速開通時間
昨天上午9時20分許,沉寂了一段日子的鑫海鞋城又熱鬧起來,李士祥一行人檢查的第一站就是已經關停的鑫海鞋城。昔日車水馬龍、人流交織的鞋城現在已經人去樓空,一層的門臉掛起了“永清·北京鑫海商貿城接待中心”的牌子。在聽完鑫海鞋城疏解的匯報后,李士祥對在永清“另起爐灶”的鑫海鞋城非常感興趣,一問,鞋城負責人正好在現場。
“我們已經在永清開工了一個體量十幾萬平方米的商貿城,目前正在大紅門、動批等區域招商,過了春節,這個接待中心將亮相,目前已經有不少鞋城商戶準備跟著去永清,不少商戶還在永清買了房。”鑫海鞋城負責人介紹說,他們企業正在河北永清縣建設1000畝的物流園和200萬平方米的商城,將經營鞋帽服裝。
聽說這家企業在2014年就開始到外面“找出路”,李士祥非常感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證明你們的決策是明智的!”
隨后李士祥又問起市場什么時候能開業,鑫海鞋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永清的商貿城預計今年10月能竣工:“等京臺高速北京段開通,我們那邊就帶起來了!”
“誰知道京臺高速什么時候通車?”李士祥立即問現場陪同人員,發現沒有人能回答,立即讓隨行人員核實:“現在就問問,讓老板心里踏實點兒!就問問交通委副主任方平!”
“原本計劃是明年上半年開通,現在力爭今年年底北京段27公里開通!”消息很快傳了回來。李士祥說,商戶們在配合北京完成一項重大任務,得讓他們有積極性,給他們點兒底氣!
疏解“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一說疏解就只說疏解,這個不行,疏解的目的是什么,是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大城市病也是為了建設和諧宜居之都。不能就疏解而疏解,而要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首都的轉型升級、瘦身健體統籌考慮。”李士祥說,要研究首都該發展什么不該發展什么,不該發展的要徹底疏解。同時,不利于首都環境建設、特別是安全穩定的,要下決心加快疏解。此外,占據最好的位置,卻發展低層次的業態,不符合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不符合提高生活服務業品質,也要堅決疏解。
“今年的疏解一定要注意區域性的聯動,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疏解不研究區域性,很難形成合力,很難見到成效,也不利于城市規劃,不利于基礎設施配套,不利于產業轉型升級。你把一個市場請出去,周邊卻都破爛不堪,能招來高端產業么?不能!”李士祥表示,去年研究的主要是疏解具體項目,今年則要重點研究在疏解中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從遍地開花到聚焦。
根據5個區的匯報,李士祥還給5個區各自“劃出”了重點區域,建議豐臺區今年集中研究南苑鄉:“這50平方公里,既是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又是城鄉結合部,又是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交叉,市區要形成合力,今年要破這個題。”
李士祥建議西城區要整體研究動物園地區,朝陽區要把第一道綠隔地區正在進行的6個鄉整體研究;海淀區要把中關村大街、錦繡大地整體研究;東城區要整體研究故宮周邊業態的調整升級。
他表示,各區要主攻區域性重點區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申請調整,今年下來之后,幾個區域要發生明顯變化,各區要拿出一到兩個區域重點破解,帶動整體推進。
2016年城5區疏解任務單
東城區
疏解人口3.6萬人
2016年常住人口下降率計劃為3.2%,要實現凈疏解2.9萬人,常住人口下降到87.7萬人,考慮今年預計新增人口數為0.7萬人,實際需要疏解3.6萬人。
西城區
啟動西天意、官批、萬通疏解
今年加大力度推進金開利德、萬容天地、天和白馬和眾合市場的疏解,全面啟動并基本完成世紀天樂、東鼎疏解。基本完成“動批”疏解。啟動西天意、官批、萬通的疏解工作,于2017年全面完成疏解。推動馬連道地區市場主體升級。完成實美職業學校安德路校區和實驗學校南線里校區兩個校址騰退。2016年確保常住人口規模比2015年下降3%左右,減少3.9萬人,控制在126.2萬人以內。
朝陽區
四惠八王墳長途站爭取納入外遷
今年將確保疏解商品交易市場不低于53家、一般性制造業不低于85家、倉儲物流基地不低于3家、廢品回收場站不低于16家。主要圍繞建材家居、日用百貨、服裝鞋帽、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等相關行業進行疏解,特別是對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區域性市場加大疏解力度。開展雅寶路服裝市場的疏解,力爭年內完成5棟樓宇的疏解。并啟動十里河、潘家園市場聚集區域的摸底調查和疏解方案研究。
爭取將北京聯合大學本科教育(在朝陽區就讀的本科生約10萬人)納入全市外遷計劃。配合推動全市長途客運場站外遷工作,爭取將四惠、八王墳等長途客運場站納入全市外遷計劃。
實現常住人口從減增速到減總量轉變,力爭減少流動人口25萬人。
海淀區
錦繡大地批發市場疏解外遷
推進三重鏡業等8家工業企業疏解退出。今年推動天下城等12個有形市場關停撤調,涉及從業人員2萬人。支持錦繡大地批發市場發展電子商務轉型升級,實現倉儲、物流配送等功能疏解至河北等地。
配合做好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工商大學等市屬高校以及中央和市屬行政單位有序疏解。支持駐區高校將本科教育有序疏解至周邊地區。
“十三五”期間,按照2020年常住人口比2014年367.8萬人下降15%進行計算,海淀區常住人口需要減少55.2萬人。考慮到未來5年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等因素增加18.9萬人測算,未來常住外來人口需要減少74.1萬人。
豐臺區
適時啟動6家長途客運站疏解
完成全區65家商品交易市場調整疏解,涉及1.36萬個商戶。清退“小散亂污”企業51家,其中工業污染企業19家;按區屬和市屬權限分別制定6家長途客運樞紐的疏解方案,適時啟動。
嚴守人口調控目標紅線,確保常住人口規模下降3%,2016年需控制在225.7萬人以內,減少7萬人。大紅門地區2016年計劃疏解市場16家左右,疏解商戶5000戶以上,疏解人員1.5萬人以上。今年將提前拆除時村、東羅遠兩個村的市場。通過業態調整實現8家市場轉型升級,商戶5600戶。主要分布在南中軸路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