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資江發源于邵陽,穿境而過后匯入洞庭,擁抱長江。熱情奔放的大江造就了開放豪邁的邵陽人,創造了聞名遐邇的“邵商現象”:100多萬邵陽商人在世界各地擁有總值4萬億元的資產;改革開放后湖南省第一家境外工業園等也在“邵商”手上誕生……
“100萬邵商,4萬億資產,是加快邵陽發展的戰略資源!”邵陽市委書記郭光文說,經過認真研判,邵陽市委、市政府決定推出“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重大舉措。
但是,靠什么把走出去了的“邵商”請回家鄉?
近日,邵陽至婁底城際動車開通;今年,邵陽機場將試飛;橫貫邵陽全境的鐵路在加緊建設……越來越發達的交通使邵陽與珠三角、長三角聯系更加緊密,一小時到長沙、兩小時達武漢、三小時抵廣州、四小時至上海的夢想正變成“路線圖”。不知不覺中,湖南貧困人口最多的邵陽市已孕育出新的區位優勢。
區位往往決定著一個地方的出路與命運。2013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南時要求“湖南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邵陽從總書記的這一要求中找到了突起的戰略坐標。“邵陽要在國家縱深推進開放型經濟的大戰略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邵陽市市長龔文密說,“邵陽要發展,必須更開放。”
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有60%以上建了邵陽街和邵陽路。郭光文說:“哪里有邵陽商人,哪里就有經貿市場,哪里有經貿市場,哪里就有邵陽商人。”4萬億元“邵商”資產,如果能引進四分之一回家鄉,可以實現2.5萬億元的年產值,產生2000億元的財政收入,分別相當于2014年該市GDP的19.8倍和財政收入的17.1倍。
國家提出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貫穿邵陽的資江是長江的支流,也帶著邵陽全域奔向長江。郭光文認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將成為湖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釋放區位優勢的新引擎,也為邵陽積極主動對接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提供了重大機遇,更為“墻外開花墻內香”的邵商回鄉提供了政策平臺。
2015年10月13日,“亞洲鞋王”蔣志剛宣布,3年內將在邵陽形成年產3000萬雙高檔鞋的產能,預計實現銷售額100億元以上。現在,蔣志剛已在家鄉邵陽完成投資2.8億美元,在邵陽市布局4個生產基地,其零售總部也已從上海遷回邵陽。近3年來,邵商回鄉投資項目417個,完成投資1458.5億元,占招商引資總額的89.8%。
湖南省也為“邵商回鄉”積極搭建現實平臺。2014年底,湖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依托湘商力量,在邵陽市打造湘商產業園區”的重大決策,在邵陽市本級和12個縣區各規劃建設一個湘商產業園。目前,邵陽全市東城、西城、南城三大城市群的城際快線正在加快建設之中。
“城市群”“城市圈”“城市核”的規劃與建設,無論是產業布局,功能分區還是生態建設,在邵陽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分類規劃協調發展的模式,打破了傳統行政區界限,使生產要素、重大產業等能夠按照比較優勢來進行科學配置。為此,郭光文表示:“不管認識差距有多大,實際困難有多少,我們都要堅定不移、義無反顧地強力推進!”
在邵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邵商回鄉”的基礎夯得更實了:邵陽高速公路增長了3.8倍,達到678公里;13個湘商產業園今年將完成19平方公里、39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650家企業將入園生產;經濟順勢轉型,實現綠色發展,創建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總投資125億元的53個新能源項目實施;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0%,高出全省3.6個百分點,西部三個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1%,成為湖南著名的“綠色城市”。
湘中制藥就是一家依托綠色資源由邵商投資開發的生物制藥企業。2012年,該企業開始建設亞洲最大的抗癲癇藥物生產基地,已成為邵陽市“千億工程”和全國生物制藥的典型代表。“在生態園區里做生物醫藥,是制藥工業的一場革命。企業年產值將過10億元,并成為億元納稅大戶,解決上萬人就業。”總經理楊貞皓說。
邵陽市經信委主任楊衛平說:“如果不通過技術進步把傳統產業做大做強,邵陽要一步登上新型工業化就只能是個夢想。”目前,由邵商直接投資的重點項目都是通過技術創新而做大的傳統產業。
目前,回鄉的“邵商”將資本和技術匯聚在邵陽各大園區,創立了全市6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科技創新的“邵商現象”。三一湖汽引領該市機械產業群把產值做到了200多億元,研發的全電腦信息平臺高端渣土車,在技術領域不斷刷新世界紀錄。設立了院士工作站的城步新鼎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邵商”回鄉投資企業,公司正在沖刺年產值100億元的湖南首家觸摸屏上市公司目標。目前,邵陽市已有院士專家工作站7個以及多個博士后工作站和國家級研究所。
漸變之中蘊含著突變的必然。2015年前9個月,邵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3%,財政總收入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1%,實際利用內資增長25%,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0.3%。全市十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8項指標實現了兩位數增長,7項排全省前3位,6項排湘中西部地區第一位。
邵陽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正在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由資江而長江,由長江而東海,走向世界,走向全面小康。(記者 劉 麟)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