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日電 2015年上半年,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全球生活成本調查”,該調查以紐約為基準比較了全球133個城市的生活成本,中國城市排名表現不一,上海位列中國大陸生活成本最貴城市,其次分別為:深圳、大連、北京、青島、蘇州、廣州和天津。調查顯示,消費需求疲軟導致了中國部分城市的生活成本不變或下降,例如中國最貴的城市上海生活成本下降,目前生活成本低于紐約。盡管如此,上海依然是生活成本相對昂貴的城市,排在全球第24位。
談到生活成本,對于上班族來說,上班成本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前程無憂日前調查了關于“早午餐花費”、“交通費”、“路程”、“上班時長”等等與上班相關的問題,得到一些有趣的數據,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算一算上班到底需要多少成本!
錢都花在哪里了?算算你一天上班的成本開銷!
別以為上班只是賺錢,你有沒有關心過上一天班到底需要開銷多少呢?
早飯:九成人花費在10元以內,70后吃得更貴些
調查顯示,62%的人早飯只花5元以內,28%的人早飯花費6-10元。相比80、90后, 70后更愿意在早飯上多花點錢,吃得貴一些:8%的70后早餐花費在10元以上,比80后高了5個百分點。
午餐:六成人搞定午餐需要15元,男性比女性更節約
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自己的一頓午飯花費在20元內,有60%的人表示15元可以搞定午餐,而有18%的人表示他們的午飯花費在16-20元之間。
雖然自帶午飯的人群中女性居多,但不帶飯的女性比不帶飯的男性吃得更貴。在不帶飯的人群中,有28%女性午餐開銷在15元以上,比男性高了5個百分點。
交通費:過半人群每天交通花費不超過5元,住得近是王道
除了吃以外,上班的另一項重要開銷就是——交通費!調查顯示,八成多人群每天交通花不超過10元,這其中包含了50%的人群交通花費在5元以下,32%的交通花費在6~10元。大家能這么節約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選擇公共交通作為上下班工具。本次調查顯示,66%的人以公共交通為主要上下班工具,僅有9%的人開車上班。
有網友“孝孝”表示,開車上下班開銷太大,一不小心半月的工資就沒有了。他算了一筆賬,開私家車燃油費每月需要800元,再加上保養費、維修費、停車費、保險費等等各種費用,2000元“鐵板釘釘”地花出去了,買得起車但養不起。而坐公共交通就不一樣了,以每天10元計,每月也就300元到頂了。坐公共交通能省下那么多錢,一年就有上萬元,積少成多萬歲!
當然選擇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人還不是最節約的,騎自行車或者步行上下班才是真正的“省王”。有網友算了一筆自己自行車出行的賬:普通的自行車400元,一年騎下來會遇到換輪胎、零件修修補補的時候,這方面消耗大約100元,一輛自行車能使用5年,消耗就是 400+100×5=900元。平均分攤到每月才75元的開銷,分攤到每天才2.5元!真真是節約到家了!
還有人能每天步行上下班,美其名曰“節約減肥”,我們只能說這是個別“拉仇恨”的案例了。結論是:無論妻自行車還是步行上下班,住得離公司近才是關鍵!
哭了,63%的人既沒有車貼也沒有飯貼
前程無憂在網上針對各種福利發布過調查,結果顯示白領對于車貼、飯貼這一類補充福利關注度很高,僅次于三金和年終雙薪,排在第三位。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本次上下班成本調查顯示:63%的受訪者與“兩貼”絕緣——既沒有車貼也沒有飯貼。而當我們對車貼和飯貼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時,數據顯示:33%的受訪者表示有飯貼,13%的受訪者表示有車貼,相對來說公司發放飯貼的更多一些。
調查還顯示,有飯貼的人中,飯貼在200元以內的占了54%;飯貼為201-400元的占了36%;飯貼400元以上的僅占9%。享受到車貼的幸運兒中,車貼在300元以內的受訪者占78%左右。
實際上,車貼或是飯貼都屬于公司福利。公司的福利費用沒有統一標準,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不同公司,不同行業,不同職位,對于金額也不各相同。如果工作業務并不是經常跑外勤的,那么車貼會很低甚至是沒有,而大部分的銷售會有車貼這樣的福利。有些企業,甚至會把貼補費用與員工業績掛鉤,比如說:每月業績完成量,按完成的業績提取比率,來決定相應能拿車貼和飯貼。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