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申城公園的管理水平,本市綠化市容部門推出以“專職園長為主,市民園長為輔”的“雙軌制”公園管理模式,上個月公開向社會招募了一批市民園長。目前,首批133名市民園長已經走馬上任。他們和專職園長有何不同?
溝通管理者和游客
為何要設立“市民園長”?市公園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朱虹霞認為,深受市民喜愛的公園卻藏著諸多煩惱,要解決這些煩惱,只靠公園園長還不夠?!坝杏慰途蜁J為,園長總歸是站在公園管理者的立場,再怎么溝通,似乎都隔著一堵墻。”
市民園長設立的初衷,是希望在管理者和市民游客中架起溝通的橋梁。日常工作中,市民園長要收集社會各界對公園建設管理工作的有效意見和建議,還需協助、配合公園管理機構維護園容環境和游園秩序,對損壞公園設施和園林植物以及噪音擾民、亂扔垃圾、違規釣魚、寵物入園、自行車電動車入園、擺攤設點不文明、不安全游園行為進行管理和勸阻。
耐心傾聽游客意見
今年68歲的母澤林是辰山植物園的市民園長。植物園正在舉辦睡蓮展,只見他邊巡園邊不斷提醒游客:“不要擠,文明觀賞,不踩不摘……”一路上,有游客找洗手間、飲水處、景點、餐廳等,他都會停下來耐心給他們指點方向,還不時在紙上、手上畫地圖指路。母澤林性格溫和,講話慢條斯理,“平時我們引導、服務游客,首要就是耐心傾聽游客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園方。巡視中如果發現管理和硬件上的不足,也會及時提出?!?/p>
讓這位市民園長開心的是,園方定期請專家給他們“補課”。遇到游客詢問時,他們可以把植物學知識講得頭頭是道。母澤林說,他和一些志愿者成立了科普講解組,自己搜集、撰寫、修改材料,之后將在公園的熱帶花果館為游客提供講解服務。
講道理也要講人情
廣場舞、晨練者的“大喇叭”,是讓許多公園管理者頭疼的問題,但在閔行區黎安公園內,十多個文藝團隊都很自覺使用小功率喇叭。市民園長吳鶯告訴記者,來這里唱歌跳舞的都是周邊的老鄰居,一般被講過一次“不允許帶大功率喇叭進園”,大家都會給面子不會再犯。
除了講道理,還要講人情。一次“市民園長接待日”,有個文藝團隊提出,每天把喇叭帶來帶去很不方便,能不能寄存在公園?吳鶯把這個想法轉告給園長,兩人一起在公園里巡查商量一番,最后找到一間工作人員的工具箱房,整理騰挪出空間,還安好鐵閘門、配好鑰匙,交給對方?!澳銕瓦^別人,別人以后總會聽你的勸。”
當市民園長,沒有報酬或補貼,反而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應付各種麻煩。吳鶯說,自打做了市民園長,家務活基本都是老伴承擔了,老伴還常常嘲她比退休前都忙。
目前,首批招募錄用的市民園長共133名,而全市公園有243座。“一些新建的公園還沒有市民園長?!敝旌缦颊f,通過招募、專業培訓,力爭今年內在全市公園實現市民園長全覆蓋。(記者 裘穎瓊)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