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北京的南鑼鼓巷,是特別火的胡同游景觀,一條700多米長的古巷,游客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有10萬人次,超過了故宮。實際上,南鑼鼓巷建的比故宮還早,完整保存了元代普通百姓的民居風格,這也吸引了國內外游客接踵而至。但是近些年來,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南鑼鼓巷,遭遇到過度商業化的破壞。胡同里的四合院,也因為歷史原因,變成了大雜院。


這片地處北京核心區、四合院最集中的歷史文化街區,應該怎么去傳承好、保護好呢?去年十月,北京市東城區正式啟動了南鑼鼓巷地區的騰退修繕改造工程,商會自救 主街“瘦身”

南鑼是許多游客北京游必到的景點之一,一到逢年過節,幾乎南鑼鼓巷每平方米可以站七個人到八個人。主街人滿為患,生活在旁邊16條胡同里的居民們,也是不得安寧。但是在居民們的記憶里,早年的南鑼鼓巷,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為了給這條古巷減負,去年四月,東城區旅游委對外公告,南鑼鼓巷主動申請取消3A級景區資質,暫停接待旅游團隊。但是,這腳剎車,并沒有明顯減少南鑼鼓巷的客流。這個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仍然面臨著被破壞的巨大壓力。改造勢在必行,商業首當其沖,但是怎么改呢?去年年底,政府召集南鑼鼓巷230多家商戶開起了業主大會,把商業整治的事擺到了桌面上。這次業主大會上,由南鑼鼓巷商戶們自發成立的商會,承擔起了和政府溝通的工作。近些年,眼看著南鑼越來越沒有特色,商會也著急,但真要改起來,各家商戶都有可能傷筋動骨,這事也拖了下來。這次政府召集開會,正好促成商會和政府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南鑼鼓巷必須改造。政府對主街700多米路面重新鋪裝,梳理完善地下管線等市政設施;商會則負責業態調整和各商戶外立面改造,齊門售貨的全部店內經營,一照多店的必須一照一店。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