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市民連夜排隊忙房產過戶 都是謠言惹的禍
昨日,關于成都房產過戶出現人山人海,甚至“連夜排隊”的消息刷爆市民的朋友圈。聽說,沒有國土證以后辦不了不動產證;聽說,年底銀行不放貸了;聽說,隔壁老王最近在排隊忙過戶……各路“聽說”的傳言發酵,讓成都房產交易辦證業務一度“爆倉”。甚至有現場親歷者表示今天凌晨4點過就來排隊了。
現場:二手房過戶受理量超1000件
原因:謠言疊加高峰期造成爆倉
為什么突然出現這樣的擁擠,據記者實地采訪,是因為二手房前期高位成交帶來的客觀辦件業務需求和部分傳言帶來的連鎖效應疊加。今天,成都市發布“二手房交易預約排號”的公告,火力全開解決迎面而來的業務高峰,后子門分中心二手房交易每日受理量達到600件,城南分中心各類業務受理量增加至每日400件。
成都市政務服務中心房產分中心希望廣大市民能夠保持冷靜,不要盲目湊熱鬧。
客觀需求帶來的業務增長很容易理解。在10月份以前,和今年成都房地產市場的上升走勢一致,成都二手房交易持續走高,大量的交易帶來大量的辦件需求。而據記者現場調查,“誤解”則來主要自兩個方面,并在發酵之后引發了業務辦理需求暴漲。
誤解:雙證不全,不能辦不動產權證書
解讀:“地隨房走”不影響辦理
在交易大廳,有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最近即將進行“不動產權證”的登記發放,因為對于新政策的不了解,很多購房真希望能夠在規則改變之前拿到原來的“雙證”。住在城東的肖師父,在上個月賣了一套90年代的老房子,因為是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辦理分戶國土證,最近聽中介說,“23號之后,如果沒有國土證,將不能取得不動產權證。”此前的交易有告吹的風險,肖師父打算抓緊時間在規定截止日期之前,先辦完相關的權證手續。
這樣的例子,是這場人山人海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某中介經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此前,成都有些房子,只有產權證,沒有國土證。23號之后將發放新的不動產登記證,而領取不動產證書的前提條件就是國土證和房產證缺一不可,否則將無法辦理、無法交易。”而要保證之前的交易成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17號之前,拿到國土證。”
事實是否如此?登記中心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絕對不是真的!11月23日之后,商品房無國土證也可以辦理不動產登記。
“現在的工作節奏,處于新舊兩代權證交替的時期。很多中介不愿意資料逾期之后,重新遞件耽誤業務辦結的時效。”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本來一周之類就可以辦結的買賣交易,因為權證交替,現在有可能要暫時延遲到三周甚至一個月以后。作為交易的中介方,當然不希望因為辦件時間的耽誤而出現影響交易的變數。”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為中介人員在催單。
傳言:銀行收緊信貸政策
回應:以10月9日限貸政策為準
除了對不動產權證的誤會而導致的羊群效應外,另外一部分對于交易辦件有急迫需求的市民則是相信——銀行將收緊信貸政策有變數。“臨近年底銀行貸款要收緊,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在此之前完成交易手續,順利得到銀行放貸款。”剛剛在諾丁山買下一套二手房的市民孫宇表示,雖然不能確定消息真假,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抓緊時間來辦理業務,只是他也沒有想到“人居然這么多!”
和孫宇樸實“趕早不趕晚”的邏輯不同,另外一些關于銀行信貸的傳言則看起來更加的正規。記者在交易大廳遇到了同樣是來辦過戶的王女士,她給記者看了一個“內部信息”,上面列出了關于“首套房貸、二套房貸、不能貸款”等三類情況的“細則”。“你看嘛,我們就屬于這上面說的第四種情況,據說馬上就不能貸款了,所以我要趕快落實辦完。”
據了解,從10月9日開始實行的《四川省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方案》為“首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30%,不再分主城區和非主城區,結清按揭后再按揭購買的首付按照首套房執行,有一套房未結清再按揭購買的首付比例調整為40%,有兩套以上房未結清按揭再購買不再放貸。”
而來自銀行方面的消息也表示,除此之外并沒有任何新的政策。
基本上,這兩條“誤解和傳言”就是最近成都房產交易過戶突然變得人山人海的主要原因。建議有交易需求的市民,盡量不要湊熱鬧,附件鏈接是關于不動產登記的官方回復,請大家仔細看一看。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