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代,中國大和尚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成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5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揚州文峰寺獲悉,今天,一尊鑒真大師的干漆坐像將從揚州運河渡口出發,沿當年路線前往日本。據了解,此次東渡由揚州文峰寺與日本京都壬生寺兩家寺廟發起,旨在促進中日兩國的佛教文化交流。
據揚州文峰寺工作人員介紹,此前,作為文峰寺的友好寺院,日本京都市的壬生寺出資建造了兩尊鑒真和尚坐像,將其中一尊贈予揚州文峰寺,另一尊運回日本壬生寺供奉。為了紀念鑒真大和尚,此次東渡將從揚州文峰寺附近運河渡口出發,沿原東渡路線前往日本。
此次活動中,日方原本特地高仿了一艘當年鑒真東渡的“遣唐使船”,現停靠在張家港。5月12日,鑒真坐像在這艘“大唐壹號”上舉行起程儀式后,前往張家港乘坐“遣唐使船”入海并舉辦儀式。儀式結束后,坐像最終赴上海港,登上“新鑒真號”,于14日上午起程,預計15日上午抵達日本奈良。
據了解,兩尊鑒真像以日本唐招提寺“金堂”內供奉的干漆夾苧像為藍本,原法原重原大復制而成。
據了解,鑒真大師曾在大云寺出家,在大明寺弘法,六次東渡日本,有四次從文峰寺碼頭起程,鑒真大師的東渡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對日本宗教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同時也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5月11日,即將東渡日本的新鑒真像在完成了供花和獻茶儀式后,被恭請至大明寺鑒真紀念堂,并與紀念堂的鑒真像會面。據悉,為了紀念鑒真大師,新鑒真坐像抵達日本后,將在奈良唐招提寺舉行新鑒真像與日本國寶唐招提寺鑒真像會面儀式。(宋體佳)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