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文晶、通訊員鄭莉報道:合肥都市圈搶抓安徽省列入國家系統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際航空港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籌建等機遇,目前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產業融合、要素市場、體制機制等一體化發展上取得了諸多實質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合肥為中心、以交通干道為軸線的放射狀城鎮體系和產業基地,“走廊效應”日益顯現;謀劃“十三五”時期重大跨區域合作項目近150個,計劃總投資7000多億元。
自2008年安徽省政府頒布經濟圈規劃以來,通過構建多層次協調推進機制、編制完成合肥經濟圈發展規劃、合力推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促進產業互動發展和著力實施環境同治等多項舉措,經濟圈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一體化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在通勤互聯方面,合肥都市圈實現圈內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初步形成“1小時通勤圈”。航空方面,都市圈各市通往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快速連接線工程加快建設。公路方面,聯通淮南、六安、桐城、定遠等地的快速公路網全面升級。鐵路方面,合肥都市圈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正在修訂,廬銅鐵路開工建設,合淮、合六、合寧等城際鐵路前期規劃工作正在開展。水利方面,引大別山優質水源、引江濟淮調水工程加快推進,長江、淮河和巢湖防洪工程深入實施。合肥港綜合碼頭二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店埠河、杭埠河等航道升級改造工程加快推進。
在產業融合方面,加快產業一體化空間布局。工業方面,積極推進合肥都市圈內汽車、家電、裝備制造等產業已合作的企業鞏固和深化產業配套協作,繼續推進一批項目加快建設。農業方面,2015年新增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1.87萬畝,累計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15萬畝。園區共建方面,支持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加快建設。旅游方面,聯合舉辦2015年合肥都市圈(濟南)推介會,開通合肥至桐城市、霍邱、壽縣、舒城、定遠旅游直通車,區域旅游市場一體化進程加快。
合肥經濟圈去年實現生產總值9107.1億元,財政收入1532.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78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61.4億元,均占全省40%左右,城市首位度上升至24.7%。經濟圈各節點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亮點紛呈,合六、合淮、合桐同城化發展拉開大幕,合肥經濟圈綜合實力和輻射帶動力更加凸顯。
(責任編輯 :汪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