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自”聯動打造浦東中部創新走廊
在上海浦東,上海自貿區、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大戰略等多重改革舉措的碰撞將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雙自’聯動是指上海自貿區和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發展。上海自貿區面積120.7平方公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面積531平方公里,兩大國家戰略有約65平方公里的疊加區域。‘雙自’園區的交錯融合,為創新政策疊加、體制機制共用、服務體系共建提供了機遇。”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主任沈曉明表示。
接受采訪時,沈曉明反復提及一個“CMO”的名詞。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中國公司總經理羅家立說,“沒有開展CMO之前,每個新藥研發企業要獲得藥品批文,必須自建工廠,而不能委托給其他企業生產。這不僅造成巨大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還使得張江等新藥研發活躍區域的產業化困難重重”。
借助“雙自”聯動的東風,作為CMO表現形式的“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不但在上海張江落地,而且很快進入實施階段。如果說這一改革是借助國際通行規則,為企業發展鋪好路,那么借助“雙自”優勢,啟動集成電路產業保稅監管試點,就是為企業創新減少成本負擔,在企業創新的路上“扶一把”。(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