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創新社會治理的過程是實現社會善治的過程,推動群眾工作與時俱進是實現社會善治的有效途徑。
從今天起,本報政法·司法版開設“建設平安中國·創新社會治理”專欄,連續推出4篇系列報道,講述北京市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緊緊依靠“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友”“豐臺教導隊”,群防群治共保首都安全的新鮮故事。
從2013年微博紅人薛蠻子被抓,到前幾天演員傅藝偉吸毒被舉報,北京警方的情況通報中,總少不了一句“據群眾舉報”。近年來,“朝陽群眾”迅速躥紅、屢立新功,在網友心目中頗具神秘感。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防控等級提升。走在大街小巷,不經意就能碰見身著紅色制服、戴著紅袖標的治安志愿者。一些重要位置,幾乎每隔幾百米就有一頂紅色大傘,傘下依舊是認真執勤的志愿者身影。這些志愿者就是“朝陽群眾”的一員。
《法制日報》了解到,“朝陽群眾”不僅為警方提供線索,更多時候,他們活躍在北京大大小小活動中,守護社區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平安。
兩會值班守護樓院平安
據了解,“朝陽群眾”主要由5支隊伍構成,即治安志愿者、黨員巡邏隊、專職巡邏隊、義務巡邏隊和治保積極分子。朝陽區目前各種群防群治力量已經達到19萬余人,其中實名注冊的治安志愿者就有12.5萬人,龐大的人員隊伍成為社會面安全的堅實保障。
幾天前,兩名大爺戴著紅袖標在奧運村街道南沙灘社區站崗執勤。南沙灘社區以老舊小區為主,44棟樓中有33棟屬于老樓,社區有500多戶共計1.2萬多居民,全社區有治安志愿者230多名。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南沙灘社區今年“兩會”期間的安保值班任務特別重,身體條件允許的志愿者幾乎都參與其中。
今年67歲的高友琴是南沙灘社區老書記,退休后她成為一名志愿者,繼續服務社區。早上9點準時上崗,中午12點結束,下午要從兩點值班到5點,一天6個小時,這是一名志愿者值一天班的時間安排。高友琴告訴記者:“‘兩會’期間這樣高強度的值班隔一天就要有一次。”
據南沙灘社區書記張驚制介紹,今年“兩會”期間志愿者主要負責在自己的樓門院前看守,社區的四個角、沿街重點位置則由社區干部值班。從3月1日全國“兩會”開始前,“朝陽群眾”就開始服務了,一直要到“兩會”結束才會暫告一段落。
警民配合緊盯大事小情
社區民警喬東2009年來到南沙灘社區,和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志愿者都很熟。
“兩會”安保期間,喬東帶著輔警執行巡邏任務。喬東說,群防群治和民警執勤形成兩張網緊密配合,“志愿者是我們的眼睛,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看到地形不熟、東張西望的人就要注意了,看到一些反復來的陌生面孔,也要提高警惕。”為了練好眼力,喬東經常給社區志愿者講課,講如何發現可疑人員、什么樣的人可疑、發現可疑分子如何報告。
喬東還專門制作社區安全防范小提示,定期結合社區情況培訓一些安全知識:靠近樓道通道或下水管道旁的窗戶,最好安裝鋼筋防盜窗,以防竊賊翻窗人室……
喬東的電話就張貼在社區的明顯位置。積極為警方提供線索的很多就是社區信息員,他們有的是樓門院長,有的是店鋪商販,有的是社區保安,用喬東的話說:“凡是關心社區安全的都是‘朝陽群眾’。”
2013年7月,信息員張某找到喬東,說南沙灘社區冠軍城小區有人涉嫌向他販賣毒品,對方自稱有5公斤冰毒急于出售。
根據張某反映的販毒人員、毒品數量等內容,喬東判斷這個線索極有可能情況屬實,趕緊上報給派出所,派出所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偵查人員在冠軍城4號樓地下室周圍進行24小時蹲守和重點摸排,確定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軌跡。經過連續6天不間斷工作,最終確定犯罪嫌疑人莫某急于販賣大量毒品的情報真實可靠。最終,警方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起獲冰毒500余克。
喬東告訴記者,提供線索的信息員張某,其實是流動人口。但像他一樣的流動人員也關心社區平安,同樣是“朝陽群眾”的一份子。
傾心打造平安和諧社區
除了參與治安防控,“朝陽群眾”的作用更多在社區。用張驚制的話說,社區志愿者形成一張網,社區的大事小情都能通過這張網及時反饋。
就在“兩會”開始前幾天,凌晨一點多,南沙灘社區一幢居民樓一戶人家突然失火。家住對面樓的志愿者王琳娥被火光驚醒,立即撥打電話報警并聯系社區工作人員,發動社區志愿者參與救火。因為發現及時,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失火房屋已不能居住。大家爭先恐后地幫忙,最后失火一家人住進了鄰居家中。
張驚制說:“社區志愿者溫暖社區,志愿服務也在溫暖著自己。”
今年60歲的白寶琴是樓門院長,也是個有名的熱心腸。可幾年前,她碰見鄰居根本不怎么說話。原來,2008年老伴兒去世讓白寶琴心情低落。當時的樓長就鼓勵她走出家門,參加社區集體活動。起初就是一塊兒跳跳舞、唱唱歌,后來白寶琴跟大家越來越投緣,就主動要求一起值班了。
白寶琴從傷痛中走了出來,還交了一大群朋友,變得開心、陽光。她為社區付出很多,也得到大家的認可。如今她接了老樓長的班,繼續帶著大家服務社區。
曾憲玲今年68歲,2005年退休后開始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她和老伴兒是志愿者中的“夫妻檔”,社區總是安排二人輪流值班,免得家里沒人做飯。據說這樣的“夫妻檔”志愿者在社區還有很多。
精細布局發揮最大潛能
記者了解到,為了培訓好19萬“朝陽群眾”,朝陽區綜治辦總結制定了《20條群防群治力量參與安保職責任務》,明確了加強秩序維護、對空看控、制高點看控、橋梁看控、路口看控等內容,還制定了《治安志愿者崗位培訓提綱》,從戰前選人對接、戰中運轉保障、戰后總結經驗等方面入手。
怎樣讓“朝陽群眾”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朝陽區綜治辦副主任尹航回答道:“靠精細化。”
尹航給記者展示了去年“9·3閱兵”群防群治力量部署方案,一大本足有上百頁,細致到每一條街、2773個點位,連志愿者在哪兒上廁所,都專門制了圖。
據尹航介紹,朝陽區綜治辦和朝陽公安分局建立了通暢的對接機制,每逢重大安保活動,雙方在前期各防控點位同時安排人手,緊密對接、形成合力、捆綁上勤。“朝陽群眾”責任區劃與公安崗位區劃一致,上崗時間一致,就是為了方便溝通協調。群眾發現可疑情況,也要向兩方報告,保證兩個網絡“一盤棋”。
截至2015年10月,“朝陽群眾”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21萬多條,其中有價值的4378條,根據這些線索,偵破案件1023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10名。
尹航告訴記者,朝陽區已經制定下發《朝陽區反恐維穩情報信息獎勵實施細則》,成立反恐維穩情報信息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定情報信息獎勵等級。下一步,還將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開展“點亮小桔燈 溫暖社區行”項目,將更多社區打造為熟人社會,吸引更多人成為“朝陽群眾”。□ 記者 黃潔 本報見習記者 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