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 王舒)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于5日在北京召開。2日7時20分,來自黑龍江的全國人大代表乘坐火車抵達北京,成為首批抵京的京外代表團。
“作為一個代表來反映民生和民意,是自己的職責和義務,要把龍江人民的聲音帶到會上,為老百姓當好橋梁,履行好代表的職責。”在1日晚赴京的路上,記者特意留意了此時黑龍江的戶外溫度,顯示實時氣溫是零下12度,氣溫雖然低,但代表們言語中都是對本次會議的熱切期許。
據了解,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黑龍江省代表在參會前,紛紛深入全省各地鄉村、企業、社區等,認真調查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了解社情民意,傾聽基層群眾呼聲,為此次赴京參會、履職盡責做足了“功課”。部分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召開,正值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黑龍江的未來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當晚22時,代表們在火車廂內毫無睡意,紛紛開始了熱烈的討論。代表們關注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費聿玲代表關注時下如何在中國邊境地區加強人才建設,把人才留在這里助力區域發展;高春艷代表關注在中國北疆繼續加速推進電氣化鐵路路網建設,出臺配套規劃與公路路網同步建設。“2015年底,牡綏鐵路電氣化改造竣工通車,黑龍江重鎮牡丹江到黑龍江最大陸路口岸城市綏芬河之間的列車運行時間縮短了近3小時,而且未來哈牡高鐵將與牡綏鐵路貫通,成為中國最北的‘口岸高鐵’。”高春艷說,距綏芬河口岸僅230公里,就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國北疆鐵路建設提速改變的不只是數字,還有兩國“邊城”人的生活距離。
代表們的討論間,也有關注的共同重點——近幾年,包括黑龍江在內的東北三省經濟增速大幅回落。黑龍江經濟在2016年將如何發展?如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國家提出“振興東北”后,會在“十三五”開局年釋放出哪些具體地“利好”?這成為了當晚黑龍江代表們最為關注的話題。
“我們現在非常期待5日大會開幕,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經過‘十二五’的調整過后,國家會對東北振興提出怎樣的具體措施。”張亞英代表對記者說。
2日7時20分,黑龍江代表團作為首個抵京團進入北京火車站。代表們表示,將認真審議各項報告,努力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使大會各項報告更完善,計劃更科學,更符合發展實際、更有利于促進中國各項事業發展。(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