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主在樓頂加蓋鋼結構棚屋
近日,本市豐臺區一小區的多名住戶反映,該小區樓頂有新違建,業主們擔心對建筑主體造成安全隱患。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現場探訪發現,該小區有的樓頂露臺上,多出兩層鋼架結構棚屋。
針對業主反映的這些問題,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違建屬于業主的個人行為,“物業沒有執法權難管”。此外,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該小區的違建現象從2010年起便已存在。
市民反映小區樓頂有違建
近日,豐臺區一小區的住戶蘇女士反映,去年11月份左右,頂層的業主開始在樓頂蓋房。“我給市民服務熱線12345打電話,之后工作人員給的答復是張貼了談話告知書。”蘇女士說,收到這樣的答復后,年前樓頂的違建確實停工了,不過她沒想到“前兩天樓頂又開始施工了”。
近日,北青報記者來到小區,看到居民樓樓頂的露臺上,多出兩層還未封閉的鋼架結構棚屋。北青報記者在樓頂看到,加蓋的兩層建筑已經初具規模,一層和二層之間搭建的鋁合金鋼板幾乎快完工,第二層的頂棚和外圍欄桿已經建好。
隨后,北青報記者聯系到涉事的業主,該業主告訴北青報記者,樓頂的兩層建筑其實就是她家和鄰居兩家人一起建的。
“我們之前已經建好了,這次是漏水拆了重建,所有頂層住戶都有一個露臺,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該業主說,“如果有人舉報,那是他們的事兒,但我們是通過物業同意的,頂層建的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房子。”她表示,由于物業不管漏水問題,他們這次只能自己掏錢,施工費用一起“大概要20萬”。
物業部門:無執法權難管
小區物業的值班經理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個問題好幾年了。前幾年就有住戶開始建,你看我們小區樓頂,幾乎都建了。現在是有幾戶出現漏水,所以他們又在重新弄。”
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物業對于違建問題曾多次上門勸過住戶,試圖制止他們的違建行為,“但物業是服務行業,我們沒有執法權難管”。王先生表示,他們也給城管打過電話,城管也來管過,但部分業主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難管理。
小區自2010年起就存在多處違建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小區存在多處違建,并且該問題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探訪中發現,城管執法隊曾在今年1月27日在此前一居民住戶門口張貼了談話通知書,調查內容為“違法建設”。2月24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致電該執法隊詢問當時的處理結果,其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她不是執法人員,需要向有關部門反映相關情況。目前該執法隊尚未正式回復此事。文并攝/本報記者 周丹
線索提供/朱女士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