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24日訊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副司長金生國今日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兒科醫師緊缺現狀,建議通過部門協調,調整理順兒科醫療技術勞務價格,建立符合兒科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為廣大人民群眾培養醫學人才的培養。經過不斷努力,我國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由2010年的241.3萬人增長到2014年的289.3萬人,增長19.9%,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由2010年的1.80增長到2014年的2.12。其中,臨床類別執業醫師228.7萬(含口腔和中醫),千人口臨床類別執業醫師數為1.67,實現了新的跨越。但是,由于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醫生總體數量與發達國家和地區一般3‰以上的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執業(助理)醫師中,兒科醫師有11.28萬人,占3.9%。我國兒童總數2.26億,每千名兒童有0.53名兒科醫師,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0.85-1.3),與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存在差距,特別是實行“全面兩孩”政策后,兒科醫療保健需求將更為迫切。
金生國說,針對兒科醫師緊缺現狀,我們在加強人才培養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是加強兒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于2014年在全國推動建立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并將兒科作為緊缺專業帶帽下達培訓招收任務。2014年當年實現招收本科及以上學歷兒科專業住院醫師3290人(兒科2971,兒外科319),與制度實施前相比有很大的增長。新醫改以來,各地積極探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2010年到2013年每年平均招收兒科專業的住院醫師1560人,2014年的招收規模與之相比增長了110.9%,翻了一倍多。2015年我們繼續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收中向兒科重點傾斜,2015年招收兒科住院醫師3976人(兒科3677,兒外科299),比2014年又增長了20.9%,創歷史新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正在成為我國兒科醫師培養的重要途徑。
二是與教育部深化醫教協同改革。積極向教育部門反映衛生計生行業的實際情況,研究提出兒科人才培養的有關建議,教育部十分重視,剛才宋司長已經向大家做了介紹,他們積極支持有關高校舉辦兒科本科教育,并且對下一步進一步擴大招生培養的規模也做出了安排,我們和教育部對10所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家衛生計生委以及教育部共建醫學院校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強兒科人才培養,同時在教育部的指導下,2015年新入學的兒科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已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有關要求進行兒科臨床能力培養。
三是啟動了兒科醫師轉崗培訓。2015年,在中央財政的積極支持下,在中西部地區開展兒科醫師轉崗培訓,制定培訓方案,擬轉崗培訓兒科醫師1820人,目前各有關地方正在按照國家要求有序推進這項工作。
四是加強兒科醫務人員針對性繼續醫學教育。臨床醫學教育包括院校教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終身的繼續教育。在對在職在崗醫務人員實施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過程中,重點向兒科專業傾斜。2014-2016年,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共審核公布了1770項兒科專業相關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年增長率達到33%。
同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向醫改主管部門提出建議,通過進一步深化醫改來更加有效的增強兒科崗位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來學醫,吸引更多的醫學畢業生來參加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減少在職在崗兒科醫生的流失。我們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的情況下,特別是對學科建設支持的情況下,通過部門協同調整理順兒科醫療技術勞務價格,使兒科醫療保健服務的勞動價值能夠得到合理補償,同時建立符合兒科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使兒科醫生在為社會提供優質兒科醫療保健服務的同時,獲得合理報酬,尊重兒科醫師就是愛護我們的兒童。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