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繆友銀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長期以來,我省形成的偏化工型、偏資源型、偏傳統型的產業結構,在全國統一市場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凸顯了區域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萍紕撔率钱a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乘法”,只有主動建立適應創新要求的體制機制,才有可能為新一輪振興提供新的動力支撐。
對于科技創新如何驅動我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政協委員們給予了極大關注。
聚焦一:制定合理評價激勵機制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省要做好“無中生有”和“有中生新”這兩篇產業培育發展的大文章,離不開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的支撐支持?!凹忠惶枴毙l星組星成功發射、新能源汽車突破核心技術、突破高速動車組關鍵核心技術等等,這些成果反映了我省在重大項目上的雄厚科研實力。而在企業遇到的實際技術瓶頸上,我省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動力并不足,研究成果與企業產業升級需求往往脫節。
企業的轉型升級,是實現吉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尹軍委員認為,“科研人員創新動力不足,這與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激勵機制不完善有關?!彼ㄗh,全省在科技成果評獎評優方面,應該分類別開展。那些為企業解決實際技術難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科研個人和團體應當得到重點表彰,以此激發他們的科研成果“接地氣”,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石要武委員認為,現行的科研成果評價體制也不盡合理。情況往往是,科研成果在經歷評委認定、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后,就被束之高閣。他建議,應該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的比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研人員發明成果在省內轉化所獲凈收益,應以一定的比例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和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
“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勵機制,才能引導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不脫節?!崩钍卮何瘑T認
為,科研院所與高校研究出來的很多成果都是“半成品”,并不能直接轉化為產品。從“半成品”到產品的過程很復雜,需要再加工,如果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科研成果很難“落地生根”。
聚焦二:建立科研成果交易平臺
“部分科研成果在立項時就與企業需求脫節,企業需要解決技術難題,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機構和平臺。企業與科研院所的信息不對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科研成果轉化的效率?!笔湮瘑T建議,應建立一個科研成果交易平臺,企業發布技術需求,由科研院所來接單,這樣才能大大提高效率。
對此,孟慶繁委員也非常贊同。他認為,在科研成果與產業對接上,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始終隔著一層“皮”??蒲性核梢院推髽I形成產業聯盟,科研院所通過科技園和孵化器,使成果先得以孵化,同時鼓勵科研人員走進企業,具體負責成果落地。
劉淑杰委員則建議按行業建設科研成果交易平臺,這樣更有利于資源整合,提高行業產學研一體化融合的深度?!八谄髽I一定要主動走進高校,謀求合作,建立廣泛聯系,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轉化到生產線?!?/p>
“應當以吉林大學、光機所等幾個實力雄厚的科研機構為中心,形成一個個傘狀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形成輻射效應,優勝劣汰,形成市場活力,這樣必然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率大大提升。”康勇委員說。
聚焦三:以孵化器作抓手促成果轉化
科技孵化器是創新創業重要載體,是科技
成果就地轉化、產業結構升級、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催化劑和有效平臺。2015年,我省認定的科技孵化器新增到62家,數量雖有穩步增長,但放在全國來看仍處于中下游水平。在推進吉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大背景下,科技孵化器應當大顯身手,引領創新發展。
“我省科技孵化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少雄厚的民間資本和有遠見的天使投資人。項目在種子期獲得培育的少之又少。此外,公益性孵化器缺少激勵機制,營利性孵化器盈利能力不強。孵化器整體運營水平較低,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李冰委員這樣分析。她認為,加強我省科技孵化器建設,從供給側入手,應堅持政府引導、多元投資、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原則。鼓勵孵化器向混合所有制發展,釋放公共資源推進民營孵化器資源整合能力建設。
劉淑杰委員則認為,我省應建立孵化器創新聯盟。建設全省一體化的孵化器生態信息平臺,打通信息孤島,加強資源共享。加強線上信息平臺的建設和宣傳工作,同時開展線下資本對接、知識產權運營、創業輔導等各項服務。
“除政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外,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也非常重要。”李冰委員建議,政府要提高孵化器管理人員待遇水平,讓政府、孵化器、孵化企業、民間資本以及員工都有動力加入到促進國家高科技發展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轉型發展,必須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透過委員們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關注,我們可以期待吉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華麗轉身的那一天。(壓題圖片:“吉林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本報記者鄒乃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