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司法改革系列報道④
改革親歷者先動“自己的奶酪”
幾個月前還是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研究室一名“老”法官的趙鑫,作出一個讓家人不太理解的決定——不進入員額,留在綜合崗位。
趙鑫不但是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的親歷者,還是改革的設計者和參與者。她對作出這一決定的解釋是,“改革總會有犧牲,家人不理解也正常”。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張冬梅今天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像趙鑫這樣先“設計”自己的改革設計者,全省還有很多。此次司法改革,吉林省法官入額比例一步到位,最終壓縮到政法專項編制的33.1%。在復雜的利益沖突面前,必須有人站出來帶頭放棄。
據介紹,吉林法院司法改革總體上規范務實、平穩有序,改革過程中保持了法院隊伍穩定和工作穩定,沒有出現因不滿改革而上訪告狀的,也沒有出現辭職潮。
以上率下改革平穩推進
今年4月22日,吉林法院系統司法改革試點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俗話說,千難萬難領導帶頭就不難。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帶頭率先改革,省高院領導、基層院領導帶頭不入額,各基層院改革設計者和參與者紛紛帶頭,舍小利顧大局。
吉林高院研究室主任劉巖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實踐證明,“以上率下、三級聯動”的改革模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介紹,吉林法院司改試點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省高院率先改革,6月開始組成新的審判組織運行辦案;第二階段,16家中基層試點法院跟進改革,7月開始組成新的審判組織運行辦案;第三階段,全省第三批其他76家法院整體改革。目前,吉林93家法院員額內法官選任工作全部結束,第三批76家試點法院已開始組建新的審判組織。從2016年1月1日起,全省法院將全部按照新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辦案。
吉林高院嚴格落實中央批復的39%的法官員額比例,省、市、縣三級法院法官員額比例分別控制在34%、37%和40%以內,不設改革過渡期,實行一步到位的方式選任法官。全省三級法院共選任法官2915人,占全省法院中央政法專項編制總數的33.1%,實際預留員額總數15.3%。目前法官平均年齡為43.4歲,比原有法官的平均年齡降低4.3歲;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的占91.3%。通過改革,吉林法官隊伍呈現出梯次結構配備,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
吉林高院副院長李樹濤介紹說,之所以一步到位選任法官,是因為改革前經科學測算,吉林法院系統共有中央政法專項編制8806人,按照中央批復的39%的員額比例以及至少預留員額總數10%的要求,全省法院首批可以選任員額3100名左右,近年來全省受案總量基本保持在31萬件左右。以此計算,員額法官人均辦案量在100件左右,這樣的工作量經過努力是能夠完成的。
無論是入選員額的法官,還是選拔中的落選者,評價吉林選任員額內法官時,均提到“公平、公正”兩個詞。
據了解,吉林選任員額內法官不搞論資排輩,不分行政級別,對所有法官平等采取“考試+考核”方式公平公正選任;對經過考試考核確定的法官人選,按照1:1.1的差額比例,統一提交省法官遴選委員會審核并進行公示,最后由各院黨組研究決定。
劉巖告訴記者,公開公平的選任方式,有效防止了“能辦案的進不了員額,進入員額的辦不了案”問題。吉林高院成立資深法官咨詢委員會,任命年滿55周歲、具有豐富審判實踐經驗的未入額老法官為委員,分配到各合議庭,專職承擔案件指導、審判調研、廉政監督等職責。
改革成效如何,改革的參與者最有發言權。用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張金榮的話說:“改革后,法官隊伍更精了、更加勤奮鉆研業務了。”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