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山地區南吉祥胡同13號院地面修葺一新,居民們喜上眉梢。北京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記者昨天從東城區獲悉,從今年起,東城區開始試點低洼院落改造。試點從景山街道開始,低洼院落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體抬升、重新改造下水管道、院內鋪就防滑透水磚。目前,景山地區已經改造完成了64個低洼院落。明年,景山地區將再有80到100個低洼院落進入試點名單。
困境
院門比胡同路面低半米
家住魏家胡同40號的嚴阿姨今年71歲,在這個院子里已經住了將近30年。雖然住慣了平房,但一提到這個地勢低洼、坑洼不平的院子,卻讓嚴阿姨高興不起來:“你看我們這個院兒,比胡同的路面低了將近半米,就怕夏天下雨,絕對‘天上下雨,地下養魚’。”嚴阿姨帶著記者來到院門口附近的唯一一處排水箅子:也就半米見方的排水口,卻承擔著整院的排水“重任”,明顯是“力不從心”。嚴阿姨回憶,今年夏天的幾場大雷雨時,院里的積水已經沒過了腳踝。
好不容易過了夏天,嚴阿姨又開始發愁了:“眼看天兒冷了,天黑得越來越早。這么坑坑洼洼的院子,再趕上下雪,真是不敢出門了。”記者看到,因為年久失修,院里鋪地的磚五花八門:有過去的老磚、有紅磚,還有各式各樣的碎磚。院里的一處井蓋還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嚴阿姨告訴記者,包括她在內,院里已經有兩位老人摔倒過。
舉措
鋪平地面改造下水管道
景山街道副主任李梁告訴記者,景山轄區內老舊平房院落特別多,占轄區總面積的80%以上。景山地區目前共有低洼院落143處,坑洼不平的院落91處。有的院落內鋪設的仍是古老的紅磚,有的甚至只有土地,一遇到下雨,院子里泥濘不堪,難以行走。今年,一共投資400萬元,試點對景山地區的低洼院落進行改造。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景山地區64個低洼院落的改造。根據每個院落的具體情況,采取整體抬高房屋,把院子墊高,使院內的排水管線與胡同中的主管線持平,下小雨院子里不會積水。鋪設的透水磚還有2年的質保期,出現任何問題立刻會上門維修。
嚴阿姨聽說要整修低洼院落,趕緊和幾位老街坊圍住了街道的工作人員問起了自己關心的問題。她高興地告訴記者,院落不光是做鋪平路面的“表面功夫”,還將重新鋪設下水管道,而且采用的還是透水又防滑的磚。工作人員還特別向居民們承諾:施工時一定會注意保護院里原有的植物樹木,還會為居民砌一些可以種花種草的花池。
利民
直管公房不用居民掏錢
記者還了解到,在改造前,街道工作人員還帶領居民到去年修繕改造完成的院落進行參觀,在獲得全院居民同意后,明年開春將進行大規模整修。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低洼院落改造,大部分錢都不用居民出。如果居民住的是直管公房,那么低洼院落修繕改造的資金由東城區房屋土地經營管理一中心景山分中心負擔80%,景山街道辦事處負擔剩余的20%,居民不用出一分錢。如果居民住的是公私混合院,那么則由景山街道辦事處負擔修繕改造資金的80%,區房屋土地經營管理一中心景山分中心負擔10%,居民個人負擔10%。
北京晨報記者 王萍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