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調
本周,一份報告引起輿論關注。10月13日,投行瑞信發表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僅次于美國;以中產階級人數計中國為全球之冠,達1.09億名。
近期,有網站就此展開網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網友認為自己不是中產,四成網友認為中產應年收入10萬-20萬。
這份剛剛出爐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最富裕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和日本。而且,中國的中產階級雖然只占全國成年人口的11%,但按照絕對值計算卻是全球最多,達1.09億名,超過美國9200萬名的中產階級成年人。
針對報告所提到的這項數據,日前,手機百度發起了一項問卷調查。截至18日下午5時,共有46萬人參與此次調查。投票結果顯示,在所有調查者中,93%的網友對“中產超1億人,中國人富了”持否定態度,只有7%的網友贊同。有接受調查者表示,按家庭財富總值的指標來界定“富裕國家”過于武斷,只看總額而不看人均數值不合理,從人均水平來看,收入水平仍然較低。
事實上,網友關于“中產”標準的爭論由來已久。早前,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稱,年收入6萬-12萬元可作為“中產”標準。按照上述標準,全國中等收入者約占25%左右。
據此,央視發起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有92.98%的人認為自己不是中產,只有4.46%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而網友關于中產標準的界定也頗有爭議:有38.27%的人選擇年收入10萬-20萬之間,可稱為中產,也有37.14%的網友認為,中產年收入需在20萬-50萬之間。大多數網友認為,中產所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收入較高”、“有專業技能”、“有房有車”等。
南方日報記者 曹嬡嬡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