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從今天起調整市域出租車運價。這次調價是在召開一系列聽證會、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并報經市政府同意后實施的。運價調整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它預示著,一場重振上海出租車行業的全面改革就此啟幕。
上海市域出租車起步費將由13元/3公里調整為14元/3公里,超出起步費單價由2.4元/公里調整為2.5元/公里,超里程距離由10公里調整為15公里,低速等候由5分鐘計1公里調整為4分鐘1公里。夜間加價(當日23時至次日5時)仍按規定上浮30%。同時,市域出租車和區域出租車全部取消燃油附加費1元。
從表面上看,本次調整運價,是為優化運價結構,適應公眾日常出行活動區域不斷拓展的趨勢,同時兼顧駕駛員營收與消費者支出。此次調價收入將主要用于駕駛員增收,部分用于彌補企業在駕駛員社保、車輛保險等方面逐年增加的剛性支出。然而,站在歷史的維度看,此次調價與上海出租車行業歷次調價或有所不同:今天,我們面臨行業轉變的關鍵期;今天,我們站在行業改革的窗口期;今天,對出租車行業進行全面優化調整的期待,如此高漲。
上海出租車行業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距今超過百年。上海出租車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也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不過,最近幾年,上海出租車行業逐漸陷入危機,最直接而無奈的表現是“誰都不滿意”:乘客在抱怨,馬路上叫車越來越難,出租車拒載、繞路、宰客事件屢有發生;出租車司機有不滿,工作強度高,收入卻不能與社會發展同步增長,指標完成已不易,互聯網平臺還要來分一杯羹;出租車公司有怨言,份子錢一降再降,單車利潤接近紅線,司機缺口巨大,曾經引以為傲的規范化管理眼看要落空;作為新生事物的互聯網叫車軟件也很委屈,擁有大量用戶的他們卻沒有一個合法的身份,始終游離于灰色地帶,渴望一場“身份認同”;政府管理部門對現狀同樣不滿意,上海出租車行業的社會滿意度從高峰下滑,且未看到止跌的趨勢。
用上海市出租車行業協會秘書長石景明的話說,“一個行業要做到‘誰都不滿意’,也很難。這說明,上海出租車行業正面臨一場全面的行業危機。”
這讓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那時,上海出租車行業普遍存在“亂收費、服務差、打車難”問題,出租車行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同樣不好。1988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大力整頓出租汽車市場,其中推出的一項措施便是規定必須使用合格的計價器,同時集中整治社會黑車,至當年年底情況大有好轉。
今天,在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上海出租車行業面臨的問題更復雜,需要解決的矛盾更多元。
讓市場感到欣喜的是,一場改革已醞釀許久,而且正有計劃、有步驟地付諸行動。
市交通委表示,等交通部發布出租車改革規范文件后,上海將對出租車和約租車進行差異化定位,對出租車強調轉型發展,對約租車強調依法合規。這是運價調整之后,又一改革強音。未來,上海還將進一步維護駕駛員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企業、駕駛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完善出租汽車行業成本規范制度;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質量,建立行業退出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將駕駛員市場違紀與個人信用評價和出租汽車企業招聘相關聯,實現上海出租汽車服務質量的明顯提高;進一步緩解叫車難問題,研究在醫院、社區以及商業中心設置出租車叫、候車站,通過站點的信息化設置方便市民用車。
一場各方期待的行業改革大幕已然開啟,人們期待,上海出租車依然是城市里那抹流動的亮色。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