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加速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一米高度”看世界 兒童與城市共成長
寒假期間,遼寧省阜新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向陽花學堂”歡聲笑語。40多名小學生在此參與假期托管課程。活動中心的老師們精心設置了包含紅色教育、心靈成長等內容的20多門課程,讓孩子們在趣味氛圍中增長知識,度過充實寒假。小學員孫佳旭已是第二次參加,他興奮地說:“在這里能學新知識、交新朋友,爸媽也不擔心我了。”
學校放假,“向陽花學堂”及時開課,這是阜新市創建兒童友好城市進程中的生動實踐。自2023年阜新市被列入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名單后,“一米高度”看世界成為城市更新改造重點。2024年城市設施適兒化改造被列為民生實事,加速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適兒化改造,友好場景煥新顏
走進阜新市中心醫院兒科病房,仿佛踏入一個夢幻童趣的世界。明亮的墻體色彩、卡通主題病房以及寬敞安全的游樂設施,讓孩子們不再像以往那樣緊張。“好多孩子剛進來,還沒等我們接診,就嚷著要先去游樂區玩一圈。”阜新市中心醫院兒科病房護士長符影說。“這種輕松氛圍,減輕了孩子的恐懼心理,有利于醫護人員開展健康處置和教育,孩子們恢復得也更快。”
兒科門診的適兒化改造效果顯著。孩子們不再懼怕看病,舒適便捷的就診環境還緩解了家長因孩子生病產生的焦慮。醫院門診樓一樓的兒科門診,以溫馨色調成為醫院最具辨識度的科室。墻體上一米高度的扶手、益智玩具,讓孩子一進入門診,就如同置身于游樂場內。輸液室、候診室、衛生間、導診臺等,均從兒童需求和視角改造,極大提升了兒童就診舒適度。
此外,阜新市為推進成長空間友好,對全市兩個公園、五個街區游園進行適兒化改造。改造后的公園拆除圍墻,全面向游人開放。同時,打造兒童友好街區“三一八”文創集市,以微場景適兒化改造推動全市兒童友好建設。
兒童議事,將“一米視角”融入城市建設
“公園里能不能設個接熱水的地方?”“公園游樂設施防護網能不能再加高些?”2024年,在阜新市公共設施適兒化改造過程中,由11名兒童組成的兒童議事團與住建部門舉行意見征集會,孩子們從自身視角提出想法和建議。
“針對你們的意見,我們一定認真研究,在改造中充分考慮。”住建部門工作人員逐條記錄孩子們的意見,可行方案立即施工改造,不適于改造的部分也現場耐心解答。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兒童是主角。如何從“一米視角”把握兒童需求?阜新市婦聯創建“二元互導兒童議事團”,組織議事團成員深入相關行業、領域開展議事活動,將兒童視角融入城市建設。
“二元互導兒童議事突破傳統單向議事方式,讓兒童與決策者直接對話。”阜新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陸英介紹,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受益者是孩子,就要從孩子需求和視角出發。這種讓孩子直接傳達自己的聲音并現場回應的方式,提升了孩子們的參與感,更有效地實現了兒童友好目的。此外,針對現有設施,“二元互導兒童議事團”的意見建議,也推動著各行各業朝著兒童友好方向改進。兒童議事團走進阜新市人民醫院時,針對輸液椅子上屏幕只能單向觀看提出意見,得到了醫院的積極回應和改進。
以小愛匯聚暖流,用行動共筑友好
兒童友好與城市友好,應相互促進、雙向奔赴。阜新市婦聯副主席崔丹坦言:“我們時常思索,孩子能為這座城市做些什么?”引導孩子參與城市建設,不僅能激發他們內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能讓兒童成長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2024年,阜新市婦聯為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舉辦“我為城市做100件小事點亮行動”啟動儀式。自此,孩子們圍繞城市文明、人文關懷、志愿服務、社會宣傳、鄉村振興五個維度的100件小事,將愛心播撒至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遼西的冬日,滴水成冰。但寒冷未能阻擋孩子們的腳步,他們穿梭于大街小巷,為在寒冬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和快遞員送上一杯杯暖心茶,在城市中傳遞一支支愛的火炬。
攤主劉占軍天未亮便出攤,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當他接過孩子們遞來的熱氣騰騰的暖心茶,不禁眼眶濕潤:“謝謝孩子們,這杯茶讓我心里暖乎乎的,站在寒風中也不冷了。”
10歲的王雨蒙說:“城市為我們的成長付出很多,我們也想用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這些暖心行動,孩子們看到了城市守護者的艱辛,也在心中種下了責任與奉獻的種子。”“蔚來少年團”發起人高歌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活動后,孩子們立志長大后成為像他們一樣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的人。
阜新市創建兒童友好城市以來,已經形成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在市區主要街路、公園、景區、社區樓宇以及高鐵站、公交站等地,設置300余處各類兒童友好宣傳標識,出租車滾動播放宣傳標語,時刻傳遞友好理念,精心打造8處兒童友好斑馬線,為城市增添溫馨色彩。面向社會廣泛征集兒童友好城市標識作品,并發布阜新兒童友好城市Logo、主題曲與宣傳標語,精心設計“福福”“欣欣”IP形象,持續提升“厚道阜新 友好‘童’行”的影響力……
在阜新,一個由兒童與城市共同書寫的友好篇章,正徐徐展開。(賈瑩瑩)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