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經信委獲悉,隨著新一批706家“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正式出爐,上海“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已達2103家,成為上海經濟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眾多細分行業逐漸成長為“隱形冠軍”。
據統計,2018年境內新上市企業中超過50%來自“專精特新”,《尋找中國制造隱形冠軍(上海卷)》中超過50%企業選自“專精特新”,市級百強民營制造業企業中有三分之一來自“專精特新”。
上海的“專精特新”,首先是綜合實力強。數據顯示,“專精特新”企業戶均銷售收入超過1.9億元,戶均利潤總額超過1500萬元;2017年產值、收入、利潤增速比全市分別高3.9、5.5和1.9個百分點。其次是創新內生動力較強。227家企業設立了國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或院士工作站;515家企業研發投入比例不低于10%,而且涌現出一批標桿型企業,孕育了新時達、上海滬工等54家優秀上市公司,走出了富馳高科、飛凱光電、錦湖日麗等219家隱形冠軍,近年來,又培育了復宏漢霖、優刻得、流利說、愛回收等獨角獸企業。
剛剛加入“專精特新”大家庭的706家企業,實力也個個不俗,而且更多聚焦在決勝未來的產業領域,比如深蘭科技、乂學教育、商米科技、學霸君、眼控科技、澳華光電、震坤行等一批聚焦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生物醫藥、互聯網等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紛紛在列。
數據顯示,新一批706家“專精特新”企業在2017年度的銷售收入共計1303億元,利潤總額165億元,企業盈利能力較上一批入圍企業提升明顯。
市中小企業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市委、市政府促進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將繼續做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針對研發機構薄弱、品牌培育滯后等問題,積極開展“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和“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創建,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記者 劉錕)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