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沒有一點期待那是假的。早前聽說國內要翻拍《深夜食堂》,據說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參演了,可謂巨星云集。看過日版的迷弟迷妹們,想著能在寂靜無人的深夜,孤獨的心有美食相伴撫慰,不免有些小激動。
而前天,終于等到《深夜食堂》開播,看后以為自己看到了一部假劇:可能是最近統一集團錢多人傻,竟同時出資請了那么多代言人來拍老壇酸菜面的廣告!還拍得那么長!與此同時,豆瓣評分從3.0分到2.7分,再到第二天播出時的2.3分新低,這是連《小時代》都無法企及的新低度啊……一部神劇,就這樣同時毀了兩大招牌:中國美食和主演黃磊老師!
《深夜食堂》改編自同名日本名劇,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只在夜里零點到凌晨7點營業的食堂,來這里用餐的人,都會向老板點一份特別的菜,每份菜的背后,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日劇共三季,每一季的評分都在9分以上,網友看完表示胃和心都被溫暖了;然而到了黃磊版,一個個都尷尬到反胃,覺得自己會得厭食癥,一個人,即便以為自己做菜水平拙劣,但看到片中出現的那碗面時,都覺得自己下的面其實根本是色香味俱全!劇中的人設和日版一模一樣啊,連臺詞都照搬,你們好意思叫改編?自己創作不出新作品,只好“拿來主義”,拿人家東西能不能認真一點,沒有腦子起碼走點心啊。
大多數人都知道,翻拍已經口碑良好的影視作品,那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捷徑,另一面是險招。但今時不同往日了。今天是一個信息越加發達的時代,原版的“生肉”唾手可得。憑心而論,如果沒有看過原版,黃磊版《深夜食堂》還不至于是爛劇,多少有點小意思。可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原版擺在前面,珠玉在前。你不動腦子地“生搬”算個啥嘛:日版的“茶泡飯三姐妹”到了黃磊版,變成了“泡面三姐妹”,情節還一模一樣,還不停地植入“老壇酸菜”廣告,煩不煩啊。若要尊重原版,日料店會賣什么煮泡面呢?網友們痛心疾首啊,我大中華美食千千萬,導演你為何偏偏選了個袋裝泡面?
若要翻拍,何不貼近本土接地氣一些呢?《深夜食堂》看不出到底是日料店還是中餐館,看菜名和人物設定似乎是中餐館,可中餐館老板黃磊老師干嘛穿日式服裝?三個女人深夜跑出來吃一碗看著毫無食欲的袋裝泡面,真是不得不感嘆城里人真會玩,我們農村那么晚都是自己下面吃的。看著電視劇,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恍惚,就像期末考試抄試卷,把學霸的名字、學號都抄了過來,結果還是抄錯了!看黃磊版《深夜食堂》帶來的竟是這種感覺。
所以說翻拍走捷徑,《深夜食堂》一不小心走到坑里去了。雖然一部40集的電視劇,才播幾集,一切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一部備受矚目的大劇,沒理由為自己設計“低開高走”的期待值,這樣的開始,已能說明一些問題:畫虎畫皮難畫骨,“拿來”翻拍容易,走心創作太難,這種尷尬并不是特例,而是全世界都存在的疑難雜癥,也許所有人都該好好琢磨琢磨。
本報評論員 陳江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