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專家提示]
如果單靠一種抽血就能夠查出腫瘤,只能說是目前人類一種美好的愿望,全球還沒有一個血液標志物能百分百地診斷腫瘤,癌癥確診還是需要依靠常規體檢、病理檢驗和重點腫瘤篩查等。作為普通市民,要做的是堅持定期體檢,這依然是早期發現腫瘤的辦法。
靠一滴血就能測出自己是否會患癌癥,患哪種癌癥?這幾天,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癥已被批準臨床使用》的文章火遍網絡!文章里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颊咧恍枞∫坏窝?,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對此,記者采訪了滬上多位檢驗科專家,得到的回答是,被誤讀了!記者調查發現,滬上多家三甲醫院也并未使用該技術。
業內人士透露,“一滴血可測癌癥”這一說法很不準確,確切的說法應該是“監測腫瘤”。他認為,由于射線劑量大和費用較高等原因,CT等影像學檢測方法并不適合經常性地使用,因此,腫瘤標志物對于癌癥病人預后和療效評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具體的監測方法是,癌癥病人在傳統方法治療后再采血檢測,通過比較人90α含量的變化,來輔助醫生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并持續地監測。
不過,至今為止,上海大多數醫院還沒有使用這種清華大學教授自主研發的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對于效果如何,滬上的檢驗專家、腫瘤專家紛紛表示,目前還難以評價和定論。
現在體檢單上有很多“腫瘤標志物”指標,這些指標升高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得癌?“不必太過驚嚇?!蹦[瘤醫院檢驗科主任郭林透露,全球也沒有一個血液標志物能百分百地診斷腫瘤。通過一些腫瘤標志物的檢測,的確可以對某些腫瘤起到預警作用。但只是預警,不是確診。腫瘤標志物最主要還是用于療效評估和預后監測上。
腫瘤醫院檢驗科盧仁泉博士特別指出,目前肝癌的腫瘤標志物特異性比較強。像原發性肝癌的腫瘤標志物是AFP,也叫甲胎蛋白。而一些癌癥則需要聯合檢測,以降低篩查的假陽性率,在一群假的癌癥患者中“揪”出真正的患者:比如,前列腺癌是PSA,適用于高危人群;消化道癌癥是CEA;卵巢癌的是CA125;乳腺癌的是CA153;胰腺癌的是CA199等。
什么是“腫瘤標志物”?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腫瘤刺激人體產生的物質。一些正常組織或良性腫瘤以及炎癥反應,也可能使腫瘤標記輕度升高,其次不排除檢測試劑、檢測方法、人員和機器產生的誤差,也會出現“假陽性”。所以,還需要進一步找腫瘤??漆t生幫助你進行癌癥臨床診斷。
專家指出,現在全球公認的癌癥診斷金標準還是病理學檢測依據,無論什么指標,目前都不能代替病理學診斷。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