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如果生活在2017年的濟南,需要提前多長時間出門?
近日,高德地圖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濟南因為“全城修路”成為“首堵之城”。而高德地圖的大數據報告顯示,假如“夏雨荷”在早晚高峰時段出門,至少要提前30分鐘。
“如果‘夏雨荷’住在濟南的東邊,她的出門還應該再提前一點。”高德地圖數據分析師房一多告訴記者,雖然2017年第一季度濟南仍為“首堵”城市,但得益于其道路禁停措施初見成果,市中心的擁堵已得到了有效緩解;不過,受中心城區禁停影響,濟南擁堵道路分布開始向東偏移。
2017年1月22日后,濟南在市中心增加了20條禁停道路。高德地圖發現,與2016年同期相比,這些禁停道路的擁堵狀況有所改善。20條道路的平均車速從原來的26.8公里/小時,提高到了28.1公里/小時,早晚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下降了4.8%。這說明濟南道路的禁停措施初見成效,部分路段擁堵得到有效緩解。
排行榜顯示,第一季度擁堵延時指數最高的城市依次為濟南、哈爾濱、呼和浩特、北京、佛山、重慶、昆明、鄭州、合肥、南寧。一線城市擁堵程度減緩,而二、三線城市擁堵則不斷加劇。其中,受降雪影響,呼和浩特沖進了“堵城”排行榜的前三名,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達到了1.910,超出了第四名北京1.4%。
此外,春節期間,受返鄉、集中出游等影響,全國30%的縣擁堵程度加劇;漲幅最大的為桂林市陽朔縣和湖南湘西的鳳凰縣,擁堵指數均比平日上漲100%以上。而在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監測的100個城市中,有98個擁堵程度得以緩解。其中,京津冀、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的城市,擁堵指數降幅最大。
房一多認為,對于一季度出現的“一線城市擁堵緩解,而二、三線城市擁堵加劇”的現象,主要與春節期間城市人口大量返鄉有關。這也導致一些大城市春節后擁堵指數迅速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