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6iioo"></bdo>
    • <sup id="6iioo"></sup>
      
    • <s id="6iioo"></s>
      <pre id="6iioo"></pre>
    • <input id="6iioo"></input>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頁 > 滾動 > 正文

      考古發現:距今一萬年前后的人們已經有愛美意識了

      2017年04月13日 10:48   來源:光明日報   李韻 魯博林

        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出土的方解石穿孔裝飾品 新華社發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出土的陶豆 新華社發

        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第四期陶器 資料圖片

        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出土的鉛貼金阿育王塔 資料圖片

        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出土的素燒花口長頸瓶 資料圖片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出土的連體雙人玉玦 資料圖片

        浙江慈溪秘色瓷窯址出土的秘色瓷盞與盞托 資料圖片

        一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文博考古界的盛事,不僅年復一年地吸引著業內人士的目光,也不斷在大眾輿論中引發熱烈的討論。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于12日揭曉。為此,本報特邀請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資深教授、本次評選的評委會主席李伯謙,對今年評選出的十大項目逐一點評。

        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

        【亮點】出土的鴕鳥蛋皮裝飾品,革新了我們對萬年前人類認知水平和復雜技術能力的認識。

        【簡介】寧夏鴿子山遺址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的荒漠中。

        經過2014—2016年的發掘,鴿子山遺址首次在西北沙漠邊緣地區建立了距今約1.2萬年至5000年,即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初步獲得了一些植物遺存,這對于研究該地區晚更新世末期古人類對植物資源的強化利用,乃至該地區的農業起源都有重要意義。

        此外,數十處結構性火塘及疑似建筑遺跡為研究人類生存模式,生計能力和對氣候的適應行為,及居址空間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

        【專家點評】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遺址。在距今一萬年前后的地層中發現了串珠,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有了愛美的意識。另外還發現了火塘,是做飯取暖取火的遺存。

        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

        【亮點】填補了貴州地區史前洞穴遺址中不見墓葬的空白。

        【簡介】牛坡洞遺址位于貴州貴安新區馬場鎮平寨村,目前發現了大量地層關系明確的文化遺物。

        牛坡洞遺址的發掘和研究,首次在黔中地區建立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年代序列,為進一步推動該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遺址中發現的完整墓葬,填補了貴州地區史前洞穴遺址中不見墓葬的空白,為研究該地區史前人類體質特征提供了重要線索。

        此外,該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對于認識貴州地區史前文化特征和內涵,構建該地區史前文化,特別是洞穴遺址考古學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點評】考古學上有三大課題:人類的起源、農業的起源、文化的起源,而牛坡洞就有農業的影子了。這時農業已開始產生,也成為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階段的典型例子。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亮點】其中的印信臺祭祀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長江中游地區規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場所。新發現的玉器,雕刻工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簡介】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發現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史前聚落群。

        新發現的譚家嶺古城平面大體呈圓角方形,城垣內總面積17萬平方米。其年代不晚于屈家嶺文化早期,是同時期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礎。譚家嶺遺址新發現的神人頭像、雙人連體頭像玉玦、虎座雙鷹玉飾、玉牌飾、虎形玉冠飾、玉虎等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時期的玉器,不僅類型豐富、造型生動,而且技術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圓雕、透雕、減地陽刻等工藝也代表了史前中國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專家點評】這一遺址很大,其中祭祀遺址印信臺發現了很多刻畫符號,而這時正好是文字萌芽的階段。發現的刻畫符號很可能和部族有關系。祭祀的部族需要代表這個部族的符號。

        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

        【亮點】我國目前已知燒造最早原始青瓷的窯址。

        【簡介】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位于福建泉州。窯址分布范圍約1500平方米,于2015年12月發現,2016年1月進行試掘,確定內涵后,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6年11—12月再次對其進行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約350平方米。

        窯址共發現9條龍窯遺跡,均依山而建,分布密集,經采樣測定,為公元前14世紀末至公元前18世紀中期,即相當于中原時期的商代中期至夏代中期的瓷窯。產品主要有罐、尊、壺、缽等,原始青瓷的裝飾技法和紋飾與印紋陶相同,采用拍印、戳印、堆貼、鏤空等手法,紋飾有弦紋、菱格紋、方格紋、直條紋、圓圈紋、篦齒紋、凸棱紋等。

        苦寨坑窯址是我國目前已知燒造最早原始青瓷的窯址,與浙江地區夏商時期的原始青瓷窯址相比,兩者無論是窯業技術,還是產品,均有較大差別,應屬兩個窯業技術系統。因此,苦寨坑窯址對探討我國原始青瓷與印紋硬陶的關系以及瓷器起源有著重要意義。

        【專家點評】學界一直認為瓷的起源年代可以追溯到夏,地點就在東條溪。遺址的發現提出了新的問題,即原始瓷的產生可能不是單一源頭,而是來自不同的發源地。

        陜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

        【亮點】功能結構趨于完整的秦漢時期國家大型祭祀遺址。

        【簡介】位于秦都雍城郊外的雍山血池遺址,面積達470萬平方米。近年隨著持續考古工作逐步確認出該遺址系首次發現由壇、壝、場、道路、建筑、祭祀坑等各類遺跡組合而成的“畤”文化遺存。這是與古文獻記載吻合、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性質明確、持續時間最長,且功能結構趨于完整的秦漢時期國家大型祭祀遺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國古代通過皇家祭天禮儀以達到“與天滋潤,強國富民”之祈愿。據古文獻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先后在雍都郊外置鄜畤、密畤、吳陽上畤、吳陽下畤四畤,使這里一度成為國家最高等級的祭祀圣地。漢高祖劉邦承秦制,在原四畤基礎上又增設北畤,形成完整的雍五畤祭祀系統,且規定以皇帝親往郊祀雍畤作為當朝最高祭禮。

        此次考古發現,印證了秦漢時期國家在這里曾舉行最高祭天禮儀的歷史一幕,填充了既往在雍城遺址布局中唯缺郊外以畤祭天相關遺存的空白。

        【專家點評】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祭祀圣地,但是規模較小。漢高祖劉邦又建了一個北畤,構成完整的祭祀系統。這次發現的就是北畤。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

        【亮點】該城址是兩漢時期路(潞)縣的治所。

        【簡介】漢代路縣故城位于潞城鎮古城村。在城址內北部清理出明清、遼金和漢代的道路遺存各一條,有明顯的疊壓關系,初步判斷其為城內的南北向主干道。城墻基址外有城壕遺存,寬度約30米。在南城壕遺存外發現一處大面積的漢代文化遺存。在南城墻基址外的東部清理出城壕、溝渠、道路、房址、灶、灰坑和甕棺等。據史料記載,該城址是兩漢時期路(潞)縣的治所。

        以城址為中心,在2公里的半徑范圍內,清理了戰國至明清時期的墓葬1146座,其中,戰國至西漢墓葬163座、東漢至魏晉墓葬724座。

        漢代路縣故城城址保存較為完整,將會填補漢代縣級城址考古的學術空白。以路縣故城城址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墓葬,時間延續性強,是綜合研究該城址的重要資料。

        【專家點評】該發現為研究漢代的郡縣制以及通縣的地方文化如何傳承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

        【亮點】以天青色為特征的秘色瓷產品,就是在這兒誕生的!

        【簡介】后司岙位于上林湖越窯遺址最核心區域。本次發掘首次摸清了唐五代時期最高質量越窯青瓷窯場的基本格局,首次確認了晚唐五代時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首次確認了秘色瓷的生產工藝與興盛過程。

        該窯址出土的秘色瓷產品,在唐代法門寺地宮、五代吳越國錢氏家族墓中均有發現。可以確定,后司岙是晚唐五代時期燒造宮廷用瓷的主要窯場,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最高制瓷水平。其開創的以天青色為特征的秘色瓷產品,不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飛躍,而且同時成為此后高等級青瓷的代名詞,影響到后代包括汝窯、南宋官窯、龍泉窯、高麗青瓷等一大批名窯生產與整個社會的審美取向。

        【專家點評】該遺址的發掘讓我們找到了生產秘色瓷的窯址之一。

        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

        【亮點】確證了青龍鎮是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為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簡介】青龍鎮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為上海地區最早的貿易港口,甚至日本、新羅、廣南等國海船每年都要到青龍鎮進行貿易。

        文獻記載隆平寺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間(1023-1032)。隆平寺塔基及地宮的發現是青龍鎮遺址近年來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隆平寺塔地宮由磚砌而成,中部放置一個木函,函外左右各有一座阿育王塔,底部滿鋪大量各時代錢幣,共計一萬余枚。

        青龍鎮遺址考古發現了大量來自不同窯口的瓷器,可復原瓷器有6000余件,它們主要來自南方窯口。據文獻記載,隆平寺塔還具有航標塔的功能。這些考古發現與文獻相印證,確證了青龍鎮是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

        【專家點評】發掘中發現了塔基和地宮,其中不少出土的瓷器來自很多國內重要瓷器產地,可見當時不少瓷器都是經過這里外銷。

        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

        【亮點】填補了山西地區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明確了宋元瓷枕的燒造窯場。

        【簡介】固鎮瓷窯址地處呂梁山南麓,西臨黃河,南迎汾水,距禹門渡口約9公里。窯址附近山體分布有富集的瓷土和煤炭資源,為瓷窯的燒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

        固鎮窯址的發掘及重要發現,填補了山西地區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為研究北方地區古代制瓷工藝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出土的北宋細白瓷,胎體致密度高,釉面瑩潤光勻,可媲美邢定白瓷;出土的金代瓷枕,在造型和裝飾上均獨樹一幟。特別是新發現的北宋窯爐Y1,其煙室占整個窯爐面積的近一半,這種獨特的結構在國內尚屬首例,該窯極有可能已掌握利用窯爐余溫進行晾坯和燒制匣缽的關鍵技術。

        【專家點評】山西是古代特別是宋金時期瓷器生產的重要地區,過去有文獻記載卻缺乏考古發現,在固鎮的發現,為研究這個地區的瓷器生產面貌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

        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

        【亮點】中國是最早掌握煉鋅技術的國家之一,本次發現的煉鋅遺存代表當時最先進的煉鋅技術。

        【簡介】桐木嶺遺址出土了一系列較為完整的冶煉工具,并出土了青花瓷器、陶器、錢幣等生活用品。初步推測遺址開始于明末清初,廢棄于清代中晚期。

        中國是最早掌握煉鋅技術的國家之一,本次發現的煉鋅遺存代表當時最先進的煉鋅技術。發掘出土的多個成排圓形焙燒爐填補了我國煉鋅技術史研究的一項空白。槽形冶煉爐是國內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煉鋅爐遺存,對研究我國古代煉鋅技術的起源、發展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點評】這是一個規模很大的煉鋅遺址,其發現有很多新的突破,這里煉鋅的技術和工藝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先進的。

        (本報北京4月12日電 本報記者 李韻 魯博林)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標題-1.jpg
      ·延深閱讀
      一道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图片,国产伦理久久精品久久久久,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深夜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bdo id="6iioo"></bdo>
      • <sup id="6iioo"></sup>
        
      • <s id="6iioo"></s>
        <pre id="6iioo"></pre>
      • <input id="6iioo"></input>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毛片|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鲁丝丝国产一区二区|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四虎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愉拍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视频高清va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理论片在线观看韩影库|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a4yy私人影院|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毛片| 99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国产精品bbwbbwbbw|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青娱乐国产在线视频| 成年午夜性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三级黄色免费片| 男爵夫人的调教|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九九久久久久午夜精选|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巨胸流奶水视频www网站|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