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中國在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昨日透露,首先,總結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新一批改革創新成果;其次,廣東、天津、福建等第二批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實施率超過90%;第三,報請中央批準新設7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至此,“1+3+7”的自貿試驗區試點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高虎城表示,建設自貿試驗區的主要目的是打造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制度創新的新高地,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創新體制機制,進行風險和壓力測試,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自2013年啟動以來,有關部門和試點省市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先行先試,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改革方面,首先在雙向投資、商事制度、事中事后監管等領域大膽探索,多領域、復合型綜合改革態勢初步形成。比如,在自貿試驗區首次實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全面實行備案制,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企業注冊登記更加便利。開放方面,進一步放寬投資的準入限制,將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壓縮了1/3以上。在一些領域,比如增值電信、新能源、汽車電池、加油站建設經營等,企業進入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在創新方面,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貿易便利化措施,通關效率平均提高40%。初步建立起綜合執法體系,解決了重復監管和多頭監管的問題。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受到境外投資者的普遍歡迎。
據高虎城介紹,2016年的“1+3”個自貿實驗區新設企業近14萬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近1萬家,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80%以上。自貿試驗區用兩萬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吸引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外資,取得的114項試點經驗均已復制推廣到全國。
2016年8月,中央決定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目前試點方案正在履行相關程序。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