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競爭的核心在于網絡和標準,區域產業競爭的關鍵在于是否已形成產業生態鏈。國家發改委剛剛出臺的《關于加強分類指定培育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動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到2020年,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中,成長型城市的資源開發模式更加科學,成熟型城市的多元產業體系更加健全,衰退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再生型城市的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進展,以推動資源型城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加快實現轉型升級。
衰退型城市是指資源衰退型城市,也稱資源枯竭型城市。對比其他三類資源型城市,資源衰退型城市的轉型發展更為重要、迫切和艱難。從2008年至2012年,中國已經分三批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這些城市的共性特點就是礦產資源開發進入了衰退或者枯竭過程,產業結構單一,效益下降,經濟總量不足,大量職工收入低于全國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2013年,國務院推出《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首次界定了262個資源型城市,其中衰退型城市67個,《規劃》對衰退型城市的制定的目標是,著力破除城市內部二元結構,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千方百計促進失業礦工再就業,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廢棄井坑、沉陷區等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等。
2013年出臺的《規劃》是關于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首次國家級專項規劃,而此前的2001年,國務院已在遼寧省阜新市進行了國家級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經濟轉型試點,包括由遼寧省政府出資先后對阜新市煤礦沉降區和棚戶區進行改造,落實國家資金支持地質環境治理項目21個,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食品及農業精深加工為接續替代產業,引進國內大型龍頭企業和集團,同時在煤基礎產業上延伸深加工產業和旁側產業,大力發展煤化工和各類電力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財政補貼,成為遼寧省14個城市中唯一市縣兩級全部享受省財政補貼的地級市。
然而,15年過去了,阜新市雖然在經濟總量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在遼寧省排名依舊墊底,可以說轉型升級依舊在路上。
不能說省市兩級政府不夠努力,也不能說中央財政給予的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不足,然而僅依靠外部輸血才能維持生命的患者是難有未來的,阜新這樣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單靠內生資源發展是很困難的,而僅僅從外部引入個別資源稟賦也依然很難形成對外部資源的持續吸引。許多研究提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屬于世界難題,并將其歸咎于資源型城市“建設—繁榮—衰退—消亡”的規律,但具體到阜新這個經濟轉型試點城市,應在戰略規劃中形成有效的產業生態鏈。
而依靠市場實現多種資源的快速匯集,如資源稟賦、社會分工、技術創新、信息平臺、金融投資、金融投機等,甚至歷史偶然造就的產業集群也會帶來資源有效配置的優化。目前阜新市可資規劃的潛在存量資源,包括600平方公里的礦區廢棄地、從1888米深處開采的呈弱堿性碳酸氫鈉可飲用溫泉、占領全國40%市場的瑪瑙以及將于2019年開通途徑阜新的京沈高鐵等。
如何將這些潛在的存量資源規劃成一個可循環產業生態鏈?阜新市既不屬于通道城市,也不屬于旅游城市,更不屬于商業城市,但未來京沈高鐵的開通,使阜新市與沈陽市的時間距離縮短到半個小時左右,成為沈陽市的消費后花園應是阜新新規劃的重要前提。但沈陽對阜新正處于虹吸狀態,如何依靠更有特色的精準服務反虹吸而接受沈陽細分市場的消費溢出才是關鍵。
溫泉旅游應該是當仁不讓的選擇。遼寧省僅溫泉旅游一項的年收入就超過200億元,但由于遍地開花,競爭十分激烈,普通的溫泉小鎮收益也僅有幾億元,這一體量還不足以支撐產業轉型。因此要結合京沈高鐵,通過與沈陽市內的車站連接線,打造一個以可飲用溫泉為主體的無縫連接特色旅游綜合體,利用北方氣候條件和溫泉天然熱源的低成本,建設一個冰雪世界與溫室花園并存、滑雪場與滑板沖浪比肩的北方最大體量城市綜合體,完成旅游及商業的完美升級。
在此商業基礎上,結合特色可飲用溫泉對皮膚病及矽肺職業病的獨特功效,建立系列疾病診治及康復小鎮。如結合目前癌癥靶向治理中引發的皮疹副作用,建立非主流渠道的癌癥特色治療小鎮,以每年一度的《全球癌病診治論壇》為龍頭,遍邀全國各地各類非主流癌病診治機構按月同場競技,以此匯集國內惡性病醫患資源。
113年前,一位加拿大石灰石礦主夫人將維多利亞島廢棄礦區改建成全球最美麗的布查特花園,每年吸引近百萬游客。因此,阜新也可以用600平方公里的礦區廢棄地形成更具高附加值的墓地群與懷念文化,與特色小鎮和臨終關懷形成一體化產業生態鏈。
可以想見,如果整個產業生態鏈建設成功,將形成數百億的綜合收益。
(責任編輯 :支艷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