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先想好目的地是否有停車位,已成為有車一族的必修課。由于發展起步較晚,我國各地現有停車位遠遠少于實際需求量,停車難的問題不僅日益嚴重,且有從一線向二三線城市蔓延的趨勢。
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72億輛,同比增長11.75%。與之相對應的停車場建設卻明顯滯后,據估算,目前停車位缺口至少在5000萬個以上。若按照1:1.4的比例計算,到2020年,我國停車位需求為3.4917億個,停車位缺口在50%以上,規劃建設好停車場(庫)和各類停車設施,已成為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的必然要求,停車設施更新建設成為緩解城市停車矛盾的必然選擇。
日前,近4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地產、規劃設計及停車場建設投資運營企業代表,共聚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參與由中國老舊小區暨建筑改造產業聯盟、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停車設備工作委員會、上海市建筑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城市停車建設發展論壇,就目前停車行業的政策、資金、商業模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并分享了最新停車技術、系統解決方案、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科技手段提升停車資源的利用率及資本運作模式等。
鼓勵政策頻出 利好停車產業
自2015年以來,國家開始重視城市停車難問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委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推進停車產業化發展,力圖通過停車產業化發展的方式緩解城市停車難題。
2015年,全國共有129項停車政策和法規標準開始實施,范圍覆蓋81個省市。其中,國家層面法規13項、地方法規116項。政策標準涵蓋停車收費政策、停車場建設管理辦法、建筑物停車位配建標準、停車場建設鼓勵優惠政策、地下空間產權政策、停車場規劃設計標準、機械式停車設備標準等多個方面,表明各地正在采取各種政策措施緩解停車難問題。
2016年5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了《關于印發2016年停車場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用地政策的通知》;1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了《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及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強化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調控,要求城市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批準的超過30個城市的城市整體規劃中,明確提出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在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下,資本開始加速布局停車場建設,以搶到萬億元市場“蛋糕”。我國停車產業將步入發展快車道,迎來行業發展的春天。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