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韓城市十七次黨代會提出,聚焦追趕超越,全力加快發展,打造產業聚集、區域交通、商貿物流、金融創新、教育醫療、公共服務六大中心,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建成黃河沿岸區域中心城市。
韓城市提出,今后五年要建設“五個韓城”,實現“五個領先”。一是建設實力韓城,實現發展領先。到2020年,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大關;財政總收入突破一百億;服務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0億元。二是建設開放韓城,實現創新領先。樹立大開放思維,既立足大西安、大西北,又面向大中原、大華北;既站位黃河金三角,又放眼中西亞,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搭建開放合作新平臺,在國家“一帶一路”和陜西自貿區建設中當好先鋒,構建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打造全方位開放開發新格局。三是建設宜居韓城,實現生態領先。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建成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文明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走在前列,形成“一城兩副四鎮多社區”大城鎮體系,202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40萬,城鎮化率達到90%,建成百萬人口區域性中心城市。四是建設品質韓城,實現效率領先。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領先、全國有位,創造出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點和區域特色的“韓城模式”。城市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制度規則、質量水平顯著提高,成為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科學發展的先行區。五是建設幸福韓城,實現民生領先。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6萬元和2.65萬元,建成更高質量的民生典范城市。為此,韓城市提出,要做到“六個一齊抓”,構建“六個新格局”,即: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一齊抓,構建“板塊驅動、兩翼支撐”的現代工業新格局;堅持景區開發與文化營銷一齊抓,構建“史記韓城、黃河特區”的文化旅游新格局;堅持現代農業與新型農村一齊抓,打造“農業更優、農村更美”的三農發展新格局;堅持拉大框架與提升品位一齊抓,構建“現代都市、新型城鎮”的城市建設新格局;堅持擴大內需與發展外貿一齊抓,構建“開放發展、繁榮活躍”的創新經濟新格局;堅持改善民生與保障民安一齊抓,打造“共建共享、平安幸福”的和諧社會新格局。
近年來,在推進計劃單列試點過程中,韓城市堅持系統化思維,科學化統籌,精準化施策,以干部作風大轉變詮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實踐理論,市域經濟在應對能源化工大幅下滑、經濟持續下行中止跌回升、逆勢上揚。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9%,人均GDP達到1.3萬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9%,總量是2010年的2.7倍;城鄉居民收入五年凈增15000元和6550元,是2010年的1.8倍和2.1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040億元,是“十一五”的3.8倍。近兩年來,經濟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站穩全省第一方陣,綜合實力由“西部百強”第78名上升至第30名,從排名“陜西十強”第6躍居第2。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于全省地市前列。韓城發展已進入由加快發展邁向大步跨越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