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公車拍賣背后其實有不少“小秘密”——你知道公車拍賣為何要采取網上競價,而不是“一錘定音”的形式嗎?新快報記者昨日獨家專訪省直、市直公車拍賣指定合作網上競價平臺“唯普汽車”總經理胡國軍,請他揭曉公車拍賣的諸多故事。
競爭激烈
省、市公車拍賣 最后卻只有三家拍賣行中標
2015年7月,廣東省政府采購中心受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委托,就廣東省省直單位公車處置鑒定評估及拍賣服務招標采購進行公開招標。這是自2015年上半年首次披露廣東省公車改革方案并確定車補標準以后,廣東省直機關公車改革邁入實質性進展的第一步。
胡國軍回憶,當年7月7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廣東省政府采購網、廣東省政府采購中心同時發布了招標公告。“省里對廣東公車改革的‘頭炮’相當重視,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曾組隊前往北京等地考察學習,并專門就各種要求進行重新審議擬定方案。歸結起來就是八個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胡國軍說道,不過,在當時,項目甲方并未對拍賣方式是線上還是線下,提出具體的要求。
從7月7日公布招標信息,到7月27日正式采購的20天內,省直公車拍賣有多達22家企業參與角逐,其中大多數是省級的拍賣行,也有個別來自北京、四川的拍賣公司甚至還有以拍賣業務為主的純互聯網公司參與。最終,三家企業中標,分攬總數約三千臺(官方數字,實際有出入)公車的拍賣服務。
今年4月的市直機關公車拍賣競爭一樣激烈。來自江西、廣東、北京的8家企業參與競爭,同樣,三家企業最終中標。
拍賣方式
市直拍賣要求必須采用網絡拍賣
提到“拍賣”,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競買人在拍賣會上舉牌競價,拍賣至最高價無人加價時,拍賣師落錘,宣布拍賣成交。但胡國軍根據公車拍賣的三大基本要素:公平公正公開、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降低成本體現互聯網+精神作出決定,將線上交易平臺這一新穎的方式,引入到公車競拍中來。
胡國軍介紹了傳統拍賣和網絡拍賣的區別:
“傳統的拍賣,競買人在看到拍賣公告后,向拍賣公司咨詢標的情況,再到標的現場查驗標的,正式確定參拍意向,然后到拍賣公司交納參拍保證金,并辦理競拍登記手續,在拍賣會上舉牌競價,出價最高的為買受人。”
“而網絡拍賣與傳統線下拍賣相比就簡單多了,也更開放。拍賣的過程在網上實現。競買人向拍賣公司交納保證金,辦理競價登記手續后,不領取競價牌,不必走進拍賣會場,而是憑在拍賣公司領取競拍賬號和密碼進入拍賣系統,在全球任何地方,手中只要有電腦、手機、網絡,就可參加網絡拍賣,誰在網上出價最高,誰就是買受人。”
2015年9月至今,省直機關公車已使用網絡拍賣方式舉行,共計拍出近1500輛車,成交價格平均漲幅近四成。這是全國機關公車拍賣領域中,首次采用網絡競拍的方式。相比傳統方式,網絡競拍最大的好處是公平、公正、公開,將拍賣置于“陽光之下”:“避免了傳統的二手車私下串通交易的弊端,網絡拍賣過程全公開,便于群眾監督。同時我們采取的網絡動態報價模式能有效地保護競買人信息,杜絕串標、圍標等現象的發生。你以為拍賣大廳舉錘制很公平?曾經有過涉黑人員‘控場’,使個眼色就沒人敢舉牌的事咧!”胡國軍說。
據透露,今年4月的市直公車拍賣招投標時,與省直時最大的區別,就是要求企業必須采用網絡競拍這種線上方式進行拍賣。唯普汽車與廣交所共同打造的競價平臺,成為唯一指定網絡競拍平臺。
陳年舊事
十年前同樣的做法曾經備受質疑
雖然網上競拍在公車拍賣領域首次使用,是由唯普汽車在廣東省直公車拍賣中實現,但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胡國軍介紹,在2006年時,廣物汽貿作為華南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平臺,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網絡拍賣方式處理二手車。當時,胡國軍采用線下和線上相互結合的方式彌補純線上交易模式的不足,如果有意向購買用車的市民想要實地看車,可以前往廣物汽貿五萬平方米超大停車區親身接觸實車。
這種方式曾經備受質疑。“很多同行,尤其是帶二手車業務的4S店,對這種模式嗤之以鼻:‘我一個電話就能搞掂的事,你這里卻要搞這么麻煩,簡直是亂來’。”胡國軍說,而另一部分猜忌,則來自于傳統二手車市場的“灰色利益地帶”。“在當時,傳統二手車的貓膩實在是太多了,我見過一輛值五萬塊的車,被4S店銷售人員隨便打個報告就以四萬塊‘人情價’賣出去的事,也見過可能只值兩三萬塊的二手水泡車,被個別不良二手車經銷商改頭換面后‘忽悠’到五萬塊以上賣出去后產生的糾紛。畢竟,二手車不是標準產品,能做手腳的地方太多了,價格太不透明。”
時至今日,二手車網上競拍方式在公車拍賣領域“發揚光大”,但胡國軍并沒打算太過張揚,他坦言不到3%的傭金報價,雖然得益于線上模式的成本低廉,但也是“略虧”狀態,但勝在賺了眼球。“通過成功舉辦公車拍賣,我們向社會證明了能力,也體現了國企的社會責任感,誠信源于多年從事二手車鑒定評估和交易的專業,這不是那些為燒錢而燒錢的互聯網交易平臺可以比的。現在陸續還有很多央企和機關單位到我們這里來體驗、試用網絡拍賣平臺,感受我們的專業服務。”
拍賣統計
省直公車拍賣平均溢價四成
競拍公務車的多是廣州市民
廣東省直機關公車21場拍賣會共成交車輛1472輛,平均溢價率40.15%;市直機關公車首場拍賣99輛全部成交,增值率達75%。會是哪些人熱衷于購買機關二手公車呢?答案你肯定想不到,就是普通市民。
胡國軍介紹,所有省直和市直機關公車拍賣的買受人中,大部分是廣州市民,很少有經銷商和外地來客。“我們分析,這可能主要是廣州市民思想觀念轉變得比較快,因為限牌存在,不少人搖到號后不急于買車,不如先買輛二手車保留指標,也有很多新手,買輛二手車起步,小刮小蹭不心疼。至于公車車況其實不必擔心,我們事先會把好關,接近報廢的車輛也不會拿來拍賣,這也是實際拍賣車輛數與官方公布封存數不符的原因。”
不過胡國軍也提醒廣大市民,購買二手公車,還是要注意增量指標問題。過往拍賣中,偶有“大頭蝦”出現買了3.0L大排量公車,發現自己的普通指標只能最多給2.5L排量車上牌,又甚至干脆沒有指標就想在廣州上牌的事情。指標可以排隊申領,但耽擱了公車過戶就不好了。
至于剩余的省直和市直公車拍賣活動,胡國軍透露目前正處于緊張的清點和收集資料之中,預計不日即將推出。 牟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