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記者鄭明橋)經過武漢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漢南區)一年時間的先行先試,武漢市將在各區級行政審批部門全面鋪開“一枚印章管審批”。
9月初,武漢市召開市委常委會暨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開展區級綜合行政審批改革的意見》。今年底前,武漢市各區(開發區、功能區)都要單獨設置區行政審批局,啟用區級統一的行政審批專用章,實行審批職責、審批事項、審批環節“三個全集中”,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
武漢市區級行政審批深化改革任務主要涉及4個方面:一是統一實行“三個全集中”,各區單獨設置區行政審批局,掛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牌子,區各行政主管部門承擔的全部行政許可類事項統一劃轉到區行政審批局,實行審批職責、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全集中;二是厘清部門職責邊界,在審批和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協同等方面,確保行政審批部門與行政主管部門之間職責關系順暢、責任邊界清晰;三是創新審批服務方式,再造審批流程、開展幫辦服務、推行網上審批,以制度創新促進審批全面提速;四是規范審批權力運行,實行標準化管理,加強中介服務監管,強化權力運行監督。
按照改革時間表,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武漢化工區、洪山區、東西湖區、黃陂區、新洲區的行政審批局9月底前正式掛牌運行,其他各區12月底前完成改革。
武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探索推進并不斷完善區級行政審批的深化改革。去年8月,武漢東湖高新區將政府服務中心與行政審批機構合二為一,掛牌成立政務服務局,用一枚行政審批專用印章取代以往9個職能部門86項行政審批事項26枚印章,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大大提高居民和企業的辦事效率。
東湖高新區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經過多次“瘦身”,從最初的3496項行政權力和服務事項中清理出204項行政審批權力;經比照《行政許可法》進行清理、合并后,形成132項審批權限的行政審批權力清單。武漢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彭國元告訴記者,武漢市出臺《關于清理調整市級權力清單的通知》,及時布置啟動了新一輪精簡優化權力清單工作。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