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徐倩)在剛過去的7月份中,一線城市樓市呈現出淡季走高的趨勢,除了深圳樓市率先降溫外,北京、上海、廣州房價持續上漲。
據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份,四大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64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8%,同比減少3.9%。7月份交易出現環比上升,和近期一線城市房價并沒有明顯下跌有關。部分購房者受地王出讓現象的影響,擔心后續房價會繼續上漲,所以會加快入市的節奏。具體城市看,北上廣深4個城市環比增幅分別為17.4%、5.2%、-7.9%和-5.3%,同比增幅分別為-16.5%、16.3%、22.1%和-50.8%。
從房價來看,上海新建住宅環比漲幅位居第一。據上海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為78.6萬平方米,環比上漲7.5%,同比下滑18.8%;成交量為131.4萬平方米,環比上漲5.3%,同比下滑2.3%;成交均價為37319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7.7%。供求比方面,6月供求比為0.6:1,延續上月供不應求的態勢。
在住宅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上海新建住宅成交均價則超過每平方米37000元,刷新滬上新房月度成交均價歷史記錄。

?。〝祿碓矗荷虾f溂沂袌鲅芯坎浚?/p>
而北京一手市場的成交均價創出歷史新高。據中原地產數據:7月北京商品房住宅(剔除保障房)市場合計簽約4933套,環比上漲5.3%,簽約均價為每平方米37566元,環比上漲9.3%,創出歷史最高。
同樣,廣州樓市也在逐漸升溫。7月,廣州一手樓網簽成交9986套,同比上升32.42%;均價方面,一手住宅網簽均價為每平方米16828元,同比上升3.58%。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線城市中,樓市率先降溫的為深圳。在經過一輪暴漲之后,深圳的房價出現了自2012年以來環比最大跌幅。7月份,深圳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價格為每平方米56720元,環比下跌8.15%。盡管環比下跌,但同比漲幅仍然驚人,7月住房成交價格的同比漲幅就達到62.84%。
從成交量來看,7月份深圳新建商品住房成交2984套,成交面積30.9平方米,環比分別下跌8.27%和10.83%,也可以看出深圳樓市正在進入降溫通道。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一線城市出現了淡季不淡的效應其實非常反常,因為這和過去的市場走勢完全不一致。尤其是上半年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部分購 房者也提前搶收購房,這個時候會發現一線城市實際上市場交易應該是有提前透支現象,但7月份表現比預期的要很多,而且價格方面也在繼續上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一線城市購房需求依然很強,擔心9月份房價會繼續快速上漲,很多購房者提前入市,鎖定購房成本。但往往因為購房者7月份積極入市,房價上漲的壓力會更大。如果此類市場交易態勢可以得到延續,那么后續一線城市繼續收緊政策的可能性還是會存在的。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上述城市出現商品住宅市場出現量價齊升,“地王”頻出也推動房價繼續上漲,但是,由于預期下半年政策面預期收緊與市場調整的來臨,樓市火熱的之后將面臨調整的風險,市場也會因此而降溫。”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