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西湖景區管委會啟動了2016“挑刺行動”,請廣大市民、游客用國際化的眼光為西湖挑刺。截至目前,通過熱線電話、郵箱投遞等方式,景區已經收到40多條意見和建議。
這些“刺”涉及文化遺存、道路完善、環保減排、英文勘誤等多個方面,景區用開門納諫、認真整改或回復的姿態,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其中,挑刺熱線接到了一個特別的電話,來自瑞典籍華人蔡大生,他說:“我很愛我的家鄉杭州,也為有西湖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感到驕傲,但有一點我很是著急,因為真正了解西湖的人太少了。”
生活在國外的杭州人
知道西湖名字的由來嗎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全球的蜜月地不是馬爾代夫,而是西湖——1925年,美國教授馬爾智在他的《西湖蜜月日記》中寫道:不在西湖邊住上一整個月,怎么能真正被她的美深深打動?
那時,首屆西湖國際博覽會盛況空前,參觀人數達2000余萬,其中很大部分是海外商人、華僑團體,美國華僑參觀團、日本考察團、英國商務考察團等。而如今,在國外生活、工作近30年的蔡大生說,介紹杭州時,得說“離上海200公里”。
蔡大生特別有家鄉情結,與杭州、西湖有關的事情都會留意,“挪威有家餐廳叫‘西湖餐廳’,老板是杭州人。餐廳里放了一幅都錦生織錦,繡的是斷橋,但老板在給客人介紹的時候,也說不上來為什么叫斷橋。”
“西湖申遺成功五周年,但杭州本地人是否真正了解西湖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和特性?”蔡大生試過問家人,但大家都不太清楚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地理格局,也不太知道位于千年古都的西面,所以叫“西湖”的由來。
異國他鄉的杭州人
希望西湖發出國際聲
1958年生的蔡大生是著名的旅歐歌唱家。如今,他已是瑞典大劇院、挪威國家歌劇院、哥德堡歌劇院的終身演員。
用他的話說,站在世界舞臺上接受掌聲,心里想的始終是祖國,還有自己的家鄉。對于西湖的記憶,他也始終忘不了每年中秋節的吳山烤雞。“帶上吳山烤雞去平湖秋月賞月是那時中秋的固定節目。”蔡大生說。
帶著對家鄉的想念和難舍,2010年,蔡大生作為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回到了杭州。看到西湖越來越美,蔡大生也越著急:如何讓西湖發出國際聲音?
蔡大生想用文化傳播的方式宣傳西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更容易感染人。”
2012年起,蔡大生帶領大批青年歌唱家發起組織公益音樂會,已在全國及世界各地演出了70場。在歐洲演出時,團隊演唱了《人間西湖》,現場議員、大臣和中外觀眾都起立鼓掌,他們在歌聲中記住了西湖。
邀請20位華人華僑
來一場西湖深度游
蔡大生的想法也得到了西湖景區管委會的認同。數年來,很多來過西湖、住在西湖的華人,也都曾表達想要了解西湖文化、推廣西湖文化的愿望。因此,管委會將邀請20位華人華僑、港澳臺胞,在《老房子》作者仲項平的帶領下,游覽北山街這條沒有圍墻的民國建筑歷史博物館等西湖深度游景點,介紹西湖遺產的六大價值等。
游覽時間是7月12日(下周二)。從連橫紀念館(又名瑪瑙寺)開始,去省廬看看民國初年的西式別墅,再去探訪曾作為1929年西湖國際博覽會展館的各個建筑。
游覽行程還包括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的新新飯店;承載了上海報業巨子史量才和沈秋水一往深情的秋水山莊……現場感受北山街的“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說”。
只要你是華人華僑、港澳臺胞,熱愛杭州、熱愛西湖,都可以報名。報名方式請關注錢報微信號“西湖曉蠻腰”今日推送。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