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浙江出臺全國首個“十三五”時期省級低碳發展規劃——《浙江省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了“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低碳發展機制逐漸完善,低碳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總體目標。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不少互聯網創業企業也將視角投向了“低碳經濟”,他們成為浙江低碳省份建設生力軍的同時,也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亮色。
目前,浙江的低碳發展無疑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也必須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浙江仍存在明顯差距。
浙江碳銀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曾開始著手走訪調研浙江經濟環境以及低碳產業發展狀況。調研發現,在多年的沉淀下,第二產業仍是浙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傳統工業能耗高、產業結構不合理、EMC項目管理信息不對稱、低碳項目投資缺少有效、安全的金融解決方案等因素制約著低碳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有業內人士指出,“以掠奪自然資源為內核的高碳經濟是工業發達國家不可多得的驅動力,卻也給人類社會留下了諸多危機與夢魘。社會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每次危機都將孕育新的技術突破,催生新的產業變革,發展低碳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且必然要求。”
大趨勢下,以碳銀網為代表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企業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2015年10月,碳銀網在經過一年多大量基層調研的充分準備后正式上線,其通過互聯網交互平臺,集聚最優質的低碳產業資源,實現資源高效整合、協同發展,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
碳銀網創始人、CEO俞兆洪表示:“碳銀網瞄準未來低碳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已形成產業運營、資產管理、項目管理、區域合作四大主體模塊,實現低碳項目投資、實施、風險管理的模塊化、標準化、平臺化,為低碳產業中小創新企業發展提供全面支持,為浙江經濟發展增強后勁。”
在他看來,《浙江省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到的“打造低碳產業體系:大力推動產業創新,打造提升產業平臺,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重點培育萬億級大產業,加快構建具有低碳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等內容,與碳銀網的初心是一致的。
俞兆洪也指出,企業作為碳排放的主體,理應成為節能減排的“帶頭兵”,低碳發展需要碳銀這類創新型企業的推波助瀾,同時也需要傳統企業向低碳經濟要市場,找出路,謀發展。“狹路相逢勇者勝,碳銀愿成為企業在低碳化轉型道路上的助推劑。”
此前有專家指出,當前經濟結構中落后及過剩產能比重大,結構調整進展緩慢,地方正迫切需要將產能過剩的產業替換成能夠為區域經濟帶來新增長點的產業,以綠色、低碳發展為抓手,是破解區域資源環境約束難題、優化落后及過剩產能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方法,對于提高省內各級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上,碳銀網也堪稱合適的“助手”。
“碳銀以產業平臺、綠色金融、項目管理能力為支撐,創新區域低碳發展方式,為地方政府提供低碳資源導入、綠色金融創建、新型產業培育、綜合能效提升等全流程服務,助力各地打造低碳經濟生態圈,建設帶動力強、輻射性廣的區域創新中心。”俞兆洪說。
他表示,碳銀將一如即往秉承“金融創新和低碳產業相結合,產融創新和城市運營相融合,社會、政府共創區域低碳新經濟”的理念,助力浙江省扎實推進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打造宜業宜居浙江低碳現代化區域。(完)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