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近日表示,在“十三五”規劃中,北京市突出問題導向,力爭從病根上破解人口過多、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等“大城市病”。
此次規劃綱要設定了27項可量化、可考核的主要指標,包括4個“紅線約束”指標,6個“綠色宜居”指標、8個“民生福祉”指標、9個“提質增效”指標。其中,4個“紅線約束”分別為: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800平方公里以內;用水總量控制在43億立方米以內;能源消費總量達到國家要求。
“‘紅線約束’指標是首次設立。”盧彥說,這主要是考慮到“十三五”時期,聚集大量人口、投入大量要素、消耗大量資源的舊路子已經走不通了,北京要實現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非首都功能謀發展的重大轉變,自覺運用“紅線倒逼”的思維,推動形成內涵式集約發展的新路子。這也充分體現出我們對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決心。
“對于‘大城市病’,要從病根上破解。”盧彥說,城六區既要堅持調整疏解,降低人口密度,控制建設規模;又要堅持優化提升,強化政治活動、文化交流、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等服務功能。
在解決人口過多問題上,北京市將按照“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的原則,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在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上,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力爭使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900公里以上,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中心城區90%以上的居民步行750米,就能達到軌道交通站點。
(責任編輯 :汪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