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北京國際電影節運用國際流行的電影語言和敘事慣例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世界電影的多元文化,培育國內外電影界的新人新作,聚焦全球電影的前沿話題,已成為首都乃至國家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
一、講好中國故事,展示多元文化,創建中外電影文化的“交流助推器”
講好中國故事,要展示多元文化。北京國際電影節注重對西方文化符號的適當借鑒。五年來,26個國家的45部優秀影片入圍“天壇獎”,14個國家21部影片獲得“天壇獎”各個獎項,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的1370部影片參加北京展映,展示了世界多元電影文化魅力和各國電影風采。今年,有15部影片從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433部影片中脫穎而出,入圍并角逐“天壇獎”十大獎項,105個國家和地區2329部影片報名參加展映,凸顯北京國際電影節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國際影響力。
講好中國故事,要打造國際水準?!疤靿劇钡脑u委分別來自俄羅斯、美國、法國、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東西方審美與態度,實現了多元文化交匯中評價標準的統一。五年來,詹姆斯·卡梅隆、呂克·貝松、阿方索·卡隆、奧利弗·斯通、吳宇森、基魯·里維斯、讓·雅克·阿諾、徐克、張藝謀等一批大師級影人,以及800余位業界精英和行業代表參與電影節各項活動,充分顯示了北京國際電影節廣泛的業內認知度和不斷壯大的國際影響力、號召力。
講好中國故事,要體現專業權威。五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17場主題論壇,邀請??怂闺娪皧蕵饭局飨鎴绦锌偣芗贰ぜ獊喼Z普洛斯、大腳制片公司聯合首席執行官鄧文迪、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等國際電影界嘉賓。今年的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三大論壇邀請了意大利導演吉賽貝·托納多雷,美國導演、演員娜塔莉·波特曼,華裔美國導演許誠毅,印度導演拉庫馬·希拉里等嘉賓出席。
二、講好中國故事,培育新人新作,構建中外電影發展的“產業孵化器”
北京國際電影節各項商業交流交易高端務實,已成為最活躍、最具吸引力和最大規模的世界電影市場之一。
力推新人新作新項目。北京國際電影節以促進中國及世界電影產業快速發展為己任,努力發揮產業孵化器的作用,助推新人、新作、新項目。組織主創媒體見面會、新片發布會、首映式,為新人新作搭建宣傳推廣平臺;設置“影評人推薦”單元,發現、推介和扶持具有市場潛力優秀青年人;推薦“影評人推薦”單元,選出優秀影片進行榮譽展映,發掘國內外優秀新導演,扶持青年影人;設立“注目未來”單元,捕捉電影潮流,鼓勵電影原創;與戛納電影節、美國電影協會等機構合作設立“中國新影人基金獎”、“MPA大獎”,支持新人參與國際交流;設立“項目創投特別大獎”“最具商業潛力獎”,鼓勵項目創投,扶持電影新人。
開啟項目孵化新模式。電影行業屬于注意力經濟,有巨大的商業品牌價值。從第二屆設立“項目創投”單元以來,發展勢頭迅猛,第五屆已征集到455個項目,同比增長100%;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單元征集到674個項目,同比增長48%,征集數量及速度創歷史新高。
著眼電影全產業鏈發展。五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發展迅速,累計吸引2900余家電影公司和機構、2萬余名業界人士參與,交易項目覆蓋電影全產業鏈。在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有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韓國、芬蘭、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家企業和機構進行展示、洽商和交易,參展內容涵蓋票房市場大數據、影視科技等方面,反映世界電影市場最新發展動態。
三、講好中國故事,引領電影市場,樹立世界電影潮流的“發展風向標”
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從2011 年的130億一路飆升到2015年的440.69億,同比2011年增幅接近240%,同期北美電影市場增幅不到9%。在全球電影市場,2015年全球電影票房同比增長3.5%,而中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48.69%,對全球電影票房增長貢獻最大。進入2016年以來,中國電影票房呈現出更加迅猛的發展勢頭,僅2月份票房就已達68.7億,獲全球第一,令世界矚目。伴隨著中國電影票房的迅速增長,北京電影業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2015年,全市影院已達182家,銀幕1050塊,平均2.1萬人擁有一塊銀幕,人均銀幕數居全國第一;票房收入31.5億元,名列全國各大城市之首,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票房8.74億元,同比增長26.4%;生產影片291部,占全國總數的42%;在票房前20名的國產影片中,北京出品13部,占65%;票房超過10億的5部國產影片中,北京出品4部,占80%。
這些數字表明,中國電影已成為世界電影業的重要力量,而北京市已成為名符其實的東方影視之都。因此,要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這一重要的宣傳推廣平臺,講好中國故事。
聚焦世界電影話題前沿。北京國際電影節主題論壇始終秉承一個鮮明的立場主張:倡導通過中國電影講“好故事”,提升中國電影創意空間和全球語境下中國文化的銀幕魅力,多維度探討、剖析、透視中國電影產業和世界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聚焦前沿話題。
引領電影產業發展風向標。五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累計簽約項目116個,簽約金額411.64億元,已成為亞洲第一大電影市場。今年電影市場行情火爆,200余家國內外展商踴躍報名參加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而大量以VR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企業積極參展,標志著媒體融合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成為電影市場新亮點。
聚焦電影科技創新趨勢。北京國際電影節利用票房大數據、影視科技、虛擬現實技術,為國內外參展企業建立專業服務平臺。同時,充分利用北京影視資源的集聚優勢,發揮合作伙伴的專業特長,借力互聯網技術改進會展服務,努力提升電影節專業化服務水平。今年,北京展映首次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與“格瓦拉+微票兒”合作,打通線上線下售票渠道,建立統一售票平臺,為廣大影迷提供便捷、周到、準確的票務服務。
文/李春良(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秘書長)
電影節·亮相
《長安盜》 海巖小說將拍電影
本報訊(記者 肖揚)在新三板上市的海潤影業前晚舉辦2016—2017年投資項目新聞發布會,啟動30億+電影計劃,發布18部電影。
18部影片中最受人矚目的當屬《長安盜》、《相親相愛》、《神魔道》、《黃帝大戰蚩尤》4部。海潤影視曾攜手海巖,拍攝了《玉觀音》、《永不瞑目》、《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多部經典電視劇,時隔多年后,海潤影業與海巖再次攜手,拍攝由海巖原著,李駿編劇、導演的電影《長安盜》。海巖透露,《長安盜》講述的是真實的文物被盜的故事,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起國寶級文物被成功追索回國的事件。
《相親相愛》是張艾嘉第一次在內地擔任編劇、導演的作品。經過一年多在中國河南的實地取材,她將以全新的方式講述一個中國本土化,屬于當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拍竣《澳門風云》三部曲后,王晶轉戰魔幻題材開拍《神魔道》。王晶表示,這是一部魔幻喜劇包裝的愛情片,講兩個人相愛了一百生一百世,這也是他首次嘗試魔幻題材電影。
海潤影業與杜琪峯導演由《毒戰》結緣,此次杜琪峯導演聯手編劇韋家輝,推出3D-IMAX魔幻動作系列片三部曲《黃帝大戰蚩尤》。
其他影片中,包括楊子執導、黃建新監制、馬布里主演的勵志傳記電影《紐約人在北京》,是國內首部以職業籃球巨星馬布里為主線的傳記電影。另一部是驚悚警匪電影《危情呼救》,將電話驚悚片再次搬上銀幕,匯聚了犯罪、驚悚、懸疑、警匪等眾多元素。
《情追不舍》將拍 德國王子來華助陣
本報訊(記者 肖揚)繼亮相第六屆北京電影節開幕式后,導演唐丹青昨日攜德國王子阿爾伯特亮相,宣布《情追不舍》即將開拍。唐丹青說:“哪吒是懷胎3年六個月生出來的,我們的創作時間更長,希望也能打造出一個翻江倒海的作品?!?/p>
現年三十出頭的阿爾伯特從一出生便繼承了巨額的家族遺產,長年盤踞在《福布斯》最年輕億萬富豪榜,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鉆石王老五之一。與溫文爾雅的外在氣質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這位身高1米95的高大王子選擇的最大愛好和職業竟然是刺激驚險的GT賽車。走出自己的華麗城堡,他選擇了極致快感的運動生涯。阿爾伯特購置了20多輛頂級賽車,作為“騎士車隊”屢獲佳績的專業賽車手,他曾在多項GT國際聯賽中表現出超高的競技水平,摘取了多個國際賽事的桂冠。
以阿爾伯特為原型,旅德導演唐丹青創作了電影劇本《情追不舍》,并在2014年獲得“柏林電影基金會年度優秀劇本”。阿爾伯特作為電影的重要原型人物和神秘角色,希望通過本片將騎士車隊與他所熱愛的GT文化推廣到中國。
唐丹青作為柏林電影學院畢業的第一個中國導演,擁有旅德20年的導演經歷,對這部中德合拍的影片充滿信心。唐丹青說:“很多導演和編劇有一個誤區,認為電影很特殊,其實不然。電影首先是一個通俗的藝術,既要滿足一部分文化人的需求,又要為大眾所接受。成為大眾的藝術,才有可能蓬勃發展。而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思想投射交流的介質,如果無法喚起觀眾的認同感,不論票房如何,我認為都是失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