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河南省食藥監局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對小麥粉、淀粉制品等食品專項監督抽檢。其中有面粉企業違規添加過氧化苯甲酰,而這種增白劑早在2011年5月就被國家七部委緊急叫停不準添加。
抽檢樣品410批次,不合格的樣品19批次
記者注意到,這些不合格產品涉及面粉生產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小麥粉、淀粉制品、炒貨制品、糕點和其他糧食加工品等5類食品,抽檢樣品410批次,不合格的樣品19批次。
新鄭市炮李匯豐面粉廠生產的1批次特一粉檢出過氧化苯甲酰;滑縣城關校青粉皮門市部生產的2批次綠豆粉皮、滑縣上官鎮盧粉匠粉坊生產的2批次綠豆粉皮絲和1批次綠豆粉皮檢出二氧化硫;滑縣上官鎮韓杰粉皮加工小作坊生產的2批次土豆粉皮、新野縣五星永安寨綠色生態薯業生產的2批次純紅薯粉條、新密市青青粉條加工點生產的1批次粉條檢出鋁的殘留量(以干基計)超標;新密市曲梁鎮秋平粉皮加工點生產的1批次粉皮檢出二氧化硫且鋁的殘留量(以干基計)超標;新鄭市龍湖鎮小飛天炒貨加工坊生產的1批次西瓜子(五香)、鄭州市管城區輝達炒瓜子加工小作坊生產的1批次甘草西瓜子(炒貨)和1批次五香西瓜子、鄭州市管城區欣誠炒瓜子加工小作坊生產的1批次亮晶晶西瓜子(醬油味)檢出二氧化硫;新鄭市龍湖鎮天弘炒貨加工坊生產的1批次葵花子(五香)、新鄭市龍湖鎮力揚軒炒貨加工坊生產的1批次西瓜子(五香)、浚縣浚州辦事處未來花生制品作坊生產的1批次冰糖雪梨味瓜子檢出糖精鈉超標。
河南省食藥監局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已要求標稱食品加工小作坊所在地鄭州市、鶴壁市、南陽市和滑縣食藥監部門對相關單位依法處理,責令其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面粉檢出違禁成分,老板自稱“貼牌生產”
根據省食藥監局通告,11日上午,記者來到新鄭市炮李村匯豐面粉廠走訪。這家作坊位于炮李村村頭,大門口沒有懸掛任何標志,院子里空無一人,生產廠房大門緊閉,廠房內聽不到機器轟鳴聲。記者聯系上企業法人李建軍,對方告訴記者,過年后面粉廠就一直停產。對于食品企業檢測出增白劑一事,李建軍表示不清楚。
“去年沒怎么生產,銷售的面粉都是從許昌一家面粉廠買的面粉回來裝袋子銷售。”李建軍說,對于他們在許昌哪家面粉廠進貨,李建軍拒絕透露。
記者找到匯豐面粉廠監管部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食藥監局,綜合處負責人張進告訴記者,生產環節監管之前屬于質監部門,他們是2015年10月份接手的,抽檢時他們剛接手,對違規添加情況他們并不了解。
隨后,記者又找到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鄭州航空港分局,一位女性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之前質監部門對匯豐面粉廠都是按計劃抽檢的,而且每次抽檢都合格,匯豐面粉廠是小作坊式生產,根本沒有這種添加設備,因為他們車間里面根本看不到添加劑的這種設備。
過氧化苯甲酰是啥,為何4年前就被叫停
很多人不了解過氧化苯甲酰,它是一種增白劑,能對面粉起到漂白和防腐的作用。20年前,時任商業部糧油工業局局長的王瑞元最早引進并同意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劑。商業部在1986年頒布的小麥粉標準里,允許添加過氧化苯甲酰,衛生部并同步將其列入了《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在該國家標準里,王瑞元的簽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后來,王瑞元看到白得異樣的面食,自己都不敢吃。這是因為他后來到國外考察時,發現挪威已禁增白劑;1997年,歐盟正式禁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隨后禁用。
國內的面粉,則越加越白,甚至“像瓷一樣白,讓人不敢吃”。從2000年開始,他在各種糧油工業會和糧食行業會上都呼吁企業禁用面粉增白劑。有專家指出,過氧化苯甲酰僅改變面粉外觀,卻有致癌作用,歐盟等國已經禁用,它還破壞面粉中葉酸等微量營養素,增加人的肝臟負擔。
2011年3月,食藥監總局、質檢總局等七部門公告稱,當年5月1日起,面粉生產禁用過氧化苯甲酰等添加劑。
針對此次事件的涉事企業,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記者手記
市民為強化抽檢點贊
近一時期,省食藥監局通過加強監督抽檢,對抽檢的不合格食品進行公布,讓違規企業現形。同時,在及時公布企業違規行為的同時,敦促當地食藥監部門監督企業整改,使這些違規企業守法生產,確保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
監督抽檢對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證,更是對消費者食品安全的保駕護航,市民和網民紛紛點贊。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