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源里、菜園街及棗林南里5000居民將圓新居夢
西城最大棚改項目啟動征收
昨天, 家住光源里三巷5號的王蘭英老人正在打包收拾家當,準備搬離住了近60年的老宅。當天,西城最大規模的棚改項目——白紙坊地區光源里、菜園街及棗林南里棚改項目,預簽比已突破85%。
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李祥
通訊員 宋云輝 丁曉辰
西城最大規模的棚改項目——白紙坊地區光源里、菜園街及棗林南里棚改項目,上周六預簽約比例突破85%,按照法定程序正式啟動征收,地區5000余居民將圓新居夢。昨天上午,記者了解到,白紙坊棚改項目在房屋征收全過程中嘗試“一切透明”,調查結果、預分方案、實際補償結果全都公開到戶。每個關鍵節點的信息全部在胡同內公示,棚改補償結果大伙明明白白看在眼里。
宏建南里居民王琦一家,祖孫三代擠在一間40多平方米的簡易樓里。走進王琦家中,沒有太多落腳的地方,一家人正為幾天后的搬家忙活著。說起現在的生活,王琦恨不得明天就搬走:廁所是公用的,做飯只能擠在樓道里,樓梯兩側更是堆滿了各種雜物……對于未來的回遷房,一家人滿懷希望?!斑@不正收拾呢,回頭把鑰匙一交,先搬到新租的房子過渡一下,政府給的周轉費也夠用?!?/p>

從40平方米出頭的小房子搬進78.8平方米的新三居,提起今后的日子,王琦和媳婦就高興:“在這兒一住就是16年,老太太今年都83歲了,能趕上這回棚改的好政策不容易?!彼贸雠锔氖謨越o記者算了筆賬:回遷的房子比原來大了將近一倍,按照政策多出來的面積購買7000元/平方米,需要20多萬元。但把政府給的各種獎勵和補助林林總總算下來,最后還能多出十幾、二十萬的養老錢。
“看了看街坊鄰居的補償,確實跟我家是一樣的標準?!蓖蹒f,“誰家的房子多大,有幾處自建房屋,補償標準如何,都在外面的墻上貼著,白紙黑字,大伙兒都能監督?!?/p>
“讓居民心里有數,工作才好進行?!蔽鞒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棚改過程中,住戶最關心的就是補償結果。以往這都是敏感話題,征收部門挨家談完,各戶都藏著掖著,就像舊時集市上的客商們雙手握在袖筒里商量價錢一樣,外人毫不知情。“拆遷工作中如果也是‘袖口協議’,那工作會越來越難進行,最終居民相互猜疑,糾紛叢生。”該負責人說。
白紙坊棚改項目在法定公開事項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到了調查結果、預分方案、實際補償結果全都公開到戶。街坊鄰居各家情況,精確到每家每戶分別拿多少錢,分多大房子,全部上墻公示。
項目指揮部還綜合利用了新技術、新媒體形式進行宣傳告知。居民通過電子信息查詢系統,可知曉調查登記、房源管理、評估管理、簽約管理、協議文本等重點事項。指揮部還開通了官方網站,及時發布項目動態、各項公示文件、簽約進度,以及房源信息、政策解釋等內容,讓居民更加直觀地了解政府棚改征收的特點,逐步認識和接受征收政策。
征收事項公開透明,離不開全方位的監督。棚改項目指揮部專門設立了監察部,抽調檢察院、紀委、審計等部門專職人員全程參與,與所有相關服務公司簽訂《項目廉潔自律責任書》,并在現場設立了100處廉政舉報箱,向居民發布通告,請廣大居民對征收工作進行監督,對于工作人員違反政策和違法違紀的行為進行監督舉報。
此次棚改項目組建了居民代表協調委員會,全部由居民投票選舉產生,全面參與棚改工作,成為聯系政府和群眾的又一條紐帶,發揮監督和配合兩方面作用。協調委員會定期向居民代表匯報項目最新進展情況,政策、程序等制定過程,并充分征求和采納居民代表的意見。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