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3月16日電 (孫睿)記者16日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森林公安部門獲悉,2015年以來,青海湖周邊出現不同程度冷空氣入侵,湖邊草場長勢不好,但多部門采用人工投放草料等措施,使普氏原羚死亡率明顯降低。
普氏原羚又稱中華對角羚,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成為《全球羚羊保護行動計劃》中名列首位的瀕危羚羊類物種。目前,青海湖環湖地區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唯一的棲息地,數量僅存千余只。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森林公安局副局長趙發珠說,去年青海湖周邊出現不同程度冷空氣入侵過程,使作為普氏原羚最大種群分布區的草場長勢普遍不好,加之普氏原羚與當地牧民家畜“爭食”現象較為突出,冬季草場內剩余草料急劇減少,為此剛察縣森林公安局累計投入資金5.4萬元人民幣,分四次投放草料15噸,顆粒飼料2.5噸,確保特護區內普氏原羚順利過冬,并在今年4至6月牧草青黃不接時再適時投放飼料。
他說,“為有效解決普氏原羚冬季飲水問題,我們在特護區內已修建的10座簡易飲水池的基礎上,在普氏原羚較集中地點再次修建兩座大型鋼筋混凝結構的永久性飲水池,并由專人定期蓄水,從而有效解決了普氏原羚過冬飲水難?!?/p>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森林公安局局長張永世告訴記者:“為不阻礙普氏原羚的自由遷徙,去年已拆除牧場圍欄以打通其遷徙通道,拆除圍欄頂部刺絲10萬米,大大減少普氏原羚的死亡數量。同時,常年組織牧民組成巡護隊巡查非法偷獵等行為?!?/p>
趙發珠說,“通過調查統計,除2015年17只普氏原羚因惡劣天氣氣候造成死亡外,剛察縣璄內未發現因外界因素(網圍欄掛死、狼害、餓死、人為捕殺等)造成普氏原羚死亡的現象,相對與往年普氏原羚死亡率有了明顯降低。”
青海省林業廳總工程師、青海省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恩光表示,如今青海湖地區是普氏原羚唯一棲息地,為了保護普氏原羚,相關政府部門保護力度也不斷加大。從目前科學考察普氏原羚的數量增長來看,普氏原羚的數量已從2003年不足200只增加到了目前的1200多只。目前普氏原羚特護區內核心區的90%網圍欄刺絲已經拆除,今年,會將剩余的網圍欄刺絲全部拆除,以進一步降低其死亡率。(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