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兒科醫生短缺是近幾個月來熱議的話題,有媒體調查發現,20萬兒科醫生之所以出現缺口,壓力大,工作強度大,但收入卻不到成人科一半,是一些兒科醫生離開的原因之一。
據一家網站的招聘數據顯示,北上廣三地兒科醫生平均月薪分別是7317元、8907元和6893元。中華醫師學會兒科分會調查發現,兒科醫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兒童醫生的1.68倍,但收入只占成人科醫生的76%,一半都不到。這樣的收入差距讓一些年輕的兒科醫生吐槽,有的時候同學聚會都不敢去。
在以藥補醫的情況下,兒科用藥比成人科要少很多,意味著兒科醫生的收入遠低于成人科醫生。醫生待遇低、工作強度大,患者就醫體驗差,醫患矛盾尖銳等惡性循環讓醫學生對兒科望而卻步。有一位三甲醫院的兒科主任曾抱怨說,如果兒科醫生不能過上體面生活,又窮又很辛苦,還要負很大責任,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做兒科醫生呢?
2015年,國家衛計委發布通知,要求在醫師資格考試中,對兒科和院前急救崗位從業人員開展加試相關專業內容的加分考試,意味著兒科和急診醫生可以獲得降分錄取。這樣的做法令另一些兒科醫生不能理解,他們認為,降低門檻只能讓更多人認為兒科醫生是成績最差的,在醫生里是劣等的,可以被任何科室的人隨便替代,可有可無的。這讓一些兒科醫生心寒,也會逐步選擇離開兒科醫生崗位。(記者馮會玲)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