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2月17日電 (記者 張偉)猴年春節黃金周,貴州省呈現三“新”變化,即旅游經濟實現新增長、出行方式呈現新結構、跨省度假成為新時尚。
致力于打造中國領先的大數據資源中心和大數據應用服務示范基地的貴州省,通過旅游、交通和通訊數據分析看:貴州成為海內外游客觀美景、嘗美食、品年味、尋鄉愁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同時跨省度假成為新時尚。
數據統計顯示,貴州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548.7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7.42億元人民幣,金猴獻瑞送來貴州旅游的“開門紅”。
貴州通訊數據顯示:春節長假,手機通信國內出省漫游394萬人次、入省漫游1343萬人次、國際出訪漫游1.6萬人次、入訪漫游0.5萬人次。據不完全統計,貴州省旅行社組織出境游團組近50個,目的地包括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地。民眾“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傳統觀念中,也逐漸出現了趁著春節舉家外出度假的新時尚。
出入貴州的旅途方式也悄然轉變。跨入“高鐵時代”的貴州,高鐵站點的旅客集散功能初步顯現,貴陽北站發送旅客17.25萬人、到達旅客14.86萬人,同比分別增長582.33%、548.51%。而航空、自駕出行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貴州78個重點監測的旅游景區自駕游比重達45.6%;航空運輸進出港航班達3188架次,旅客吞吐量32.16萬人,同比分別增長16.1%、10.4%。
業界分析,貴州春節的三“新”變化得益于“民眾富”、“環境美”、“交通快”等因素。據統計,貴州省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6萬元人民幣和7387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1.8%和14.4%。鼓起來的錢袋子釋放民眾更多的消費需求,貴州民眾的生活方式正在改變。
貴州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和獨特的人文環境,加之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崎嶇黔道變通途”,讓貴州成為春節旅游的“明星”。
貴州是世界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山地丘陵更是占國土面積的95%;同時貴州還有49個少數民族聚居;貴州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15.6℃,這使得貴州成為理想的宜游宜居宜業的寶地。
《紐約時報》公布的52個2016年全球最值得去的旅游目的地中,中國僅貴州和杭州兩地入選。致力于打造“多彩貴州·山地公園”的貴州正向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邁進,未來將有更多的新變化。(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