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敏慎互相親,忠誠厚德善濟貧。”這是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黨員夏寶國幾代傳承的祖訓。牢記祖訓,多年來,夏寶國不僅本人清廉自守、扶貧濟困,還主動擔任洪澤縣家風研究會會長,常年到全縣各單位宣傳推介好家風好家訓。
淮安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曾經涌現了漢代著名“父子辭賦家”枚乘、枚皋,“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等許多名人,有著豐富的人文積淀。近年來,淮安市委認真挖掘歷史和人文資源,廣泛收集推廣廉潔家風家訓,在黨員干部中不斷營造重家教、立家規、正家風的氛圍。
淮安市委把周恩來崇高品德提煉成“五德”精神,家庭美德為其中重要部分。先后建設了周恩來“五德”教育館,舉辦了“你是這樣的人——‘五德’教育情景式報告會”和“伉儷情深”——周恩來和鄧穎超結婚九十周年座談會,拍攝了《周恩來的家風家規》專題教育片等,引導全市黨員干部以周恩來嚴格自律的家風家規為明鏡,遵紀守規、勤廉持家,踏實干事、廉潔從政。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該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與家人商定家規,共同遵守,并撰寫立家規心得體會文章1600多篇。各地各部門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配偶發起廉潔倡議和簽名活動,督促他們共同護好“后院”。
市紀委連續3年將少數黨員領導干部因家風不正、嚴重違紀違法的案例拍成警示教育片,編輯懺悔書,對黨員領導干部及家屬開展教育。“今后要當好‘廉內助’,抵制來自形形色色‘糖衣炮彈’的攻擊,把家庭建設成為遠離腐敗的潔凈港灣,確保家人不失足、不濕鞋、不越軌。”一位領導干部配偶在公開承諾現場表態。全市先后有6萬余名黨員干部及7200余名領導干部配偶,通過多種形式接受警示教育。
筆者發現,在該市100余處廉政文化示范點和居民小區,清新雋永的勤廉治家格言不時映入眼簾,字里行間,廉風撲面,在家庭、單位、社會上形成強大的“蝴蝶效應”,促進了單位與家庭、組織與個人的良性互動,營造了崇廉尚潔的良好氛圍。
“我們將進一步深度挖掘古今名人‘廉潔齊家’的故事,讓廉文化的‘因子’傳播到全市每一個家庭,使家庭成為拒腐防變、共建廉潔的重要陣地。”淮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葛平表示。(友愛 殷昊)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