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建1500家社區便利店
手機掃條形碼能知肉菜源頭
本報記者 孫杰
早餐鋪、菜站、便利店……買賣都不大,但老百姓過日子一天也離不了。早市取消了,批發市場關了,如何讓老百姓享受到的生活服務不打折扣?昨天,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閆立剛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時透露,今年本市將再建社區便利店等各類商業便民網點1500家以上,新建或者改造提升標準化的菜店300家左右。
菜市場升級為綜合服務中心
百余平方米的大廳內,自選菜市、小超市、家電維修點、標準化早餐攤應有盡有;早餐、超市、果蔬、修理、主食廚房、家政、理發等多種生活業態,為居民提供多項便民服務。
這里是西城區廣內街道的北線閣百姓生活服務中心,去年經過升級改造后,它已從原來的菜市場,變成了全能型生活服務中心。去年北京試點建成了10個類似的綜合服務中心。今年,更多的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將亮相。
與此同時,街頭巷尾、小區周邊的便利店也將明顯增加。
北京是一個特大型消費城市,去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歷史性突破一萬億元。但是,在生活性服務業設施規劃和建設方面尚有短板,生活便利店的數量、覆蓋率以及社區商業的服務水平,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數據顯示,在每百萬人擁有便利店數量方面,北京約145家,而上海大概是北京的兩倍,日本大概是388家,臺灣地區約達到425家,差距非常明顯。便利店的各項搭載服務和增值服務方面,北京與國內外城市也存在差距,國外大概在30%左右,而北京只有5%左右。
閆立剛表示,在補齊生活服務短板方面,北京已經制定了具體計劃,今年將再建社區便利店等各類商業便民網點1500家以上。
豬肉蔬菜實現安全追溯
北京的消費量巨大。據介紹,北京每天消費1850噸豬肉,折合約2.4萬頭豬;另外,每日需要2.5萬噸蔬菜,2500噸大米,3750噸面,800噸雞蛋,625噸食用油,300噸食鹽。而這些生活必需品中,80%來自其他省市。對這些要擺上百姓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非常重要。
去年市商務委已實施了豬肉安全可追溯體系,打造“放心肉工程”。這套追溯體系,對北京地區11個屠宰場實現了全覆蓋。此外,8個豬肉批發市場、22個連鎖超市的319個門店、106個專業肉類零售店,也都實現了可追溯。消費者只需掃一掃豬肉包裝上的20位條形碼,就能知道所購買的豬肉在哪里屠宰,經過了哪些流通環節以及質量安全檢測等信息。
閆立剛透露,今年商務委將實施蔬菜可追溯體系建設。在去年試點追溯蔬菜產地、農藥殘留的基礎上,今年將擴大追溯范圍,在重點批發市場、蔬菜專賣店、社區蔬菜直供車,都將可以進行蔬菜安全追溯。商務委將給這些商店和蔬菜直供車配備專門掃碼設備。今年,掃碼設備還將進行升級,消費者以后通過手機APP就可以輕松掃碼。
市區將建10個保稅直營店
下一步,本市將促進連鎖企業、電商企業大力發展社區商業,通過連鎖經營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針對去年一些游客瘋搶日本馬桶蓋、電飯鍋的現象,閆立剛說,其實,北京目前也可以直接購買國外的優質產品。去年底,在北京天竺保稅區,就開設了一個國外商品的保稅展覽展示中心,消費者看好樣品再直接下單購買。
今年,本市將繼續推進國外商品的保稅展示直營店的發展,準備在市區再建10個左右類似的直營店。
北京電商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據統計,去年北京電商銷售額增長率為40.2%,遠遠高于全市社零額7.3%的增長率。去年國務院批準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特別提出支持北京跨境電商先行先試。“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促進電商企業集群發展,使老百姓購物更方便,實現在北京就能夠買全球的優質商品和服務。”閆立剛說。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