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1月21日電 (記者 張添福)青海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資源水政處高級工程師段水強21日介紹,根據長期水文監測數據顯示,近十年,“中華水塔”青海進入豐水期。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青海省地表水水資源量較1956年至2000年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段水強解釋說,“僅此一年數據不能說明問題,從總體來看,青海省地表水水資源量較20世紀末顯著增加,表明青海省地表水進入豐水期證據確鑿?!?/p>
青海省降水、徑流的持續偏豐,為青海省內陸湖泊有效補給了水量。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2005年以來面積連年擴大,目前面積已恢復至20世紀80年代初水平。
段水強介紹,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之源”的青海省,近十年向下游輸送的出境水量,相較于1956年至2000年,平均每年增加了80億立方米,其中黃河就增加了20億立方米,這無疑將極大地緩解流域下游地區用水緊張的矛盾。
段水強解釋說,平均地表水水資源量持續豐盈,主因是降水增多。
“降水的增加,為牧草生長提供了極大的利好條件,這對青海省生態環境改善有益?!倍嗡畯娬f,青海省東北部是該省人口主要聚居區,也是重要的農業區,但同時卻是干旱或半干旱區,降水量的增加,能有效給當地“解渴”。(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