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有人惜售待漲 有人甩賣也難
目前的樓市真是看不懂,一方面是部分業主惜售,計劃買房的小嚴連約三套房都未果,只能改變計劃,到春節后再出手。另一方面則是拋售,一些投資客扎堆的小區,則不斷有人降價出售大戶型,不過即使降價成交也還是不容易。
三套房約看都失敗
小嚴的買房計劃,可以說是匆匆起意,“我感覺最近二手房成交挺不錯的,害怕春節后要漲價。”
自己名下的第一套房,困于首付壓力,小嚴只能將總房款控制在190萬元以內,所以,每每遇到一套戶型和總價都差不離的房子,她都會先讓經紀人向業主探探口風,能不能再讓讓價,結果卻是接連招來白眼。
小嚴想約看的第一套房,是位于四惠東的一套90年代老房,60平方米的一居,報價200萬元。“因為經紀人說業主是著急換房,我就說能不能讓個2萬元,對方就直接回絕了,連房子也不讓我看。”
第二套房,小嚴找了個報價略便宜的50平方米戶型,經紀人打電話給業主,只是透露了首付緊張的意思,對方就以“不便”為由掛斷了。
到了第三套房,還是四惠區域一套185萬元的小一居,小嚴學聰明了,不再先提砍價的事兒,等了一天,依然沒有得到看房的回復。
“接連三套下來,我感覺業主對讓你上門都很消極,更別提談價了,一點兒余地都不給。”本想節前買房的她,連番受挫下只能改變計劃,延長到春節之后再買。
提價10萬業主不配合看房
不配合看房的業主,并不只有小嚴遇到了。昨天傍晚,購房人夏小姐也向記者講述了一位不配合的業主。
夏小姐想約看的也是一套上世紀90年代的一居室老房。第一次,經紀人推薦給她時,說的是附近滿五唯一房源中總價較低的,僅僅170萬元。于是,夏小姐就爽快地同意帶看。那是兩周前的周五傍晚,當經紀人帶她上門時,聯系業主,對方卻告知租客出差了,無人給他們開門。“商量了半天,他只說家里有事,無法趕來開門,最后不得已去敲了樓上一家同戶型的門,在人家門口看了兩眼。”
盡管只看了兩眼,夏小姐倒意外地對房子格局很滿意,就讓經紀人約業主面談。兩天后,經紀人回復,業主要求把價格調到180萬元后才能面談。“價格漲10萬元,總該讓我先看一眼房吧?”她告訴記者,當她再次提出實地看房時,對方還是很不情愿,“讓我自己去敲門,租客如果在家就能看,如果不在他也沒辦法。”
看好后市個別業主惜售
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惜售”的心理近期在小部分二手房掛牌業主中開始出現。
一位正在掛牌的業主就提出,他對春節后的樓市較有信心。“別的不說,就是二孩政策,估計就能帶動一批換房需求。如果再接著降息降準,購買力又會提升。”他掛牌的房源,是107平方米的大兩居,正是換房人群可能會看中的戶型。
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由于2015年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很高,再加上新房價格不斷攀升,小部分二手房業主都認為,明年的房價還得漲,就不急于在節前出手。“現在的掛牌業主中,除了真有資金周轉壓力或者等著首付去換房,其余的賣家都感覺不急于一時。”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北京二手房網簽數量達19.6萬套,而純商品住宅的網簽數量只有5萬套,前者幾乎是后者的4倍。二手房的成交熱度明顯高于新房。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