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女士母親購買的保健品。
保健品為何那么火?
成都市民李嬌(化名)的母親,偶然聽了一堂“免費講座”,從此迷上保健品,一年內花10多萬元買回一大堆保健片劑、蜂王漿等東西。
11月29日,再一次和母親爭吵后,李嬌撥通了華西都市報96111熱線,希望得到幫助。就在上周,本報接到數起類似的投訴,稱老人被“高明的銷售手段忽悠”,買下藥酒、黃金果、蜂王漿等保健品,成了“鐵粉”。業內人士指出,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促銷正在更新升級,從講座到聚餐,再到組團旅游,不少老年人深陷保健品消費騙局。
一位老人的執拗
拒絕見記者 稱還要跟他們去旅游
李嬌的母親在一次接到傳單后,去聽了一堂免費講座,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狂買保健片劑、蜂王漿、羊奶粉、藏酒等所謂的保健品。李嬌說,母親有糖尿病,一度曾讓保健品代替藥物,在她反復勸說下才繼續服藥。
一年之內,李母參加保健品公司組織的講座30堂,花了10多萬,李嬌很無奈。11月29日,她勸說母親接受記者采訪,母親明確表達不愿意。
“媽,你不是覺得你買的激光表很有效么?我聯系了記者,你跟她說說。”
“說啥子哦!這樣,銷售人員會認為我不信任他們,以后不好處。”
“媽,你怎么就聽不進去呢?你看記者報道了網友會怎么說。”話還沒說完,電話另一頭更加激動了:“人家做銷售的也不容易。而且,本來就有效嘛。要是你讓記者來,我現在就走。你要真讓記者來,我就跟你斷絕關系。我以后還要跟他們去旅游的。”掛了電話,老人家真的走出了家門。直到下午,她才姍姍回家。
保健品繁多 “瑪咖酒”查不到信息
11月21日,65歲的李母在離家不遠的成都市青羊小區綜合市場里聽了堂“免費講座”后,又往家里運回一堆“稀奇貨”:宣傳可以抗輻射的被子,凈化空氣的LED燈,清理血管雜物的激光表……
李嬌擔心產品質量,晚上悄悄打開電腦,查詢了起來。
母親帶回來的“壯功瑪咖酒”標價180元,有生產許可證,李嬌卻在網上找不到相關信息。而同類產品在網站價差達10倍左右。當她質問保健品公司銷售人員時,得到的回應是“質量不一樣”。
一款電子表式樣的“紅外線生命激光表”售價4000元,李母每天24小時戴在手腕上,稱“這是清理血管雜物的”。李嬌說,早上起床,母親醒來就會摸摸手腕,說“今天睡得好,一定是激光表起了作用。”李嬌說,母親對這些保健品已經產生了心理依賴。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